生物計算機的原理是信息以波的形式傳播,當波沿著蛋白質分子鏈傳播時,會引起蛋白質分子鏈中單鍵、雙鍵結構順序的變化,開始計算。
其主要原材料是生物工程技術產生的蛋白質分子,並以此作為生物芯片。生物芯片比矽芯片上的電子元件要小很多,而且生物芯片本身具有天然獨特的立體化結構,其密度要比平面型的矽集成電路高五個數量級。
生物計算機能夠如同人腦那樣進行思維、推理,能認識文字、圖形,能理解人的語言,因而可以成為人們生活中最好的夥伴,擔任各種工作,如可應用於通訊設備、衛星導航、工業控制領域,發揮它重要的作用。
美國貝爾實驗室生物計算機部的物理學家們正在研制由芯片構成的人造耳朵和人造視網膜,這項技術的成功有望使聾盲人康復。
生物電腦的成熟應用還需要壹段時間,但是科學家已研制出生物電腦的主要部件———生物芯片。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已經研制成世界上第壹個“分子電路”,由“分子導線”組成的顯微電路只有目前計算機電路的千分之壹。
擴展資料
科學家通過對生物組織體研究,發現組織體是由無數的細胞組成,細胞由水、鹽、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物組成,而有些有機物中的蛋白質分子像開關壹樣,具有“開”與“關”的功能。
因此,人類可以利用遺傳工程技術,仿制出這種蛋白質分子,用來作為元件制成計算機。科學家把這種計算機叫做生物計算機。
生物計算機主要是以生物電子元件構建的計算機。它利用蛋白質有開關特性,用蛋白質分子作元件從而制成的生物芯片。
其性能是由元件與元件之間電流啟閉的開關速度來決定的。用蛋白質制成的計算機芯片,它的壹個存儲點只有壹個分子大小,所以它的存儲容量可以達到普通計算機的十億倍。
由蛋白質構成的集成電路,其大小只相當於矽片集成電路的十萬分之壹。而且運行速度更快,只有1×10^(-11)秒,大大超過人腦的思維速度。
百度百科-生物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