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王彥章

王彥章

唐朝滅亡後,中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時期。這壹時期群雄並起,社會動蕩。不過,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這樣復雜的時局下,出人頭地,成為壹方諸侯的機會比起太平盛世可謂是多上不少。舉例來說,梁王朱溫就抓住唐末的機會篡逆稱帝,建立了後梁。

早在朱溫建立後梁之前,他就壹直和晉王李克用矛盾不斷,後梁建國後,朱溫就和割據河北地區的前晉展開了曠日持久的對峙。公元932年,晉王李存勖正式建立後唐,並在同年攻打後梁。即使後梁有著名將王彥章,但還是無力回天,最終首都洛陽被攻破,國家滅亡。那麽,後梁擁有"天下第壹"的大將王彥章,為何還是打不過後唐呢?

王彥章在五代史上是個響當當的人物,在《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另壹本歷史小說《殘唐五代史演義》中,他被譽為"鐵槍王彥章",曾經回馬槍挑死威震天下的猛將"白馬銀槍"高思繼,在與李克用的大戰中,他斬殺四十三名上將,勇猛無雙。在許多人眼裏,他是僅次於唐末第壹猛將李存孝的風雲人物。

而在明代學者謝肇淛的著作《五雜俎》中寫道:"王彥章鐵槍馳突,勇冠三軍,而與夏魯奇壹戰而躓。雖有絕藝,困於敵也。"在我國另壹名著《水滸傳》中,王彥章的名字也有登場,當時,張清靠飛石擊敗了梁山的十五名好漢,於是軍師吳用感嘆道:"我聞五代時,大梁王彥章,日不移影,連打唐將三十六員。"從這些記述可以看出,王彥章確實是壹時豪傑,不過,我們還是要從史書切入,看看更加真實的他。

唐懿宗鹹通四年(863),王彥章出生於鄆州壽張,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壹帶,他出身平凡,祖輩都未曾有什麽作為,到了他這壹代,正值朱溫參加起義軍、歸附唐朝,他加入朱溫的軍隊,並立下了不少戰功,等到公元907年,朱溫建立後梁時,王彥章因功被封為開封府押牙,掌管儀仗。

第二年,王彥章升任左龍驤軍使,王彥章升遷的腳步沒有放慢,又過壹年,他兼任左監門衛上將軍。乾化元年(911),朱溫之子朱友圭弒父篡位,封王彥章為行營左先鋒馬軍使,並賜予他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的榮譽官職。

兩年後,朱溫的第三子朱友貞率領禁軍發動兵變,將朱友圭誅殺。隨後,朱友貞加封王彥章為濮州刺史及馬步軍都指揮使,並在不久後改封他為澶州刺史,賜爵"開國伯"。此後,王彥章漸漸從中央走向地方,在北方與前晉的國界上駐防。

乾化五年(915),後梁北部邊境的魏州投靠前晉,王彥章南逃,並在家屬被俘虜的情況下毅然斬殺前晉勸降的使者。此後,前晉與後梁多次交鋒,"彥章常為先鋒。"後來,朱友貞任用無能的大臣,疏遠王彥章這樣的老臣,於是後梁不但國力漸衰,在軍事上也少有建樹。

龍德三年(923),前晉軍隊攻占鄆州,後梁則節節敗退,這種情況下,朱友貞終於在宰相敬翔的死諫下重用起王彥章,封他為北面招討使,總理北方戰事。朱友貞詢問王彥章破敵所需的時間,他信心滿滿地回答只需三天,這壹舉動引得大臣們哄笑。王彥章本就厭惡那些庸臣,便在臨行前對親信說道:"待我立功之後,回軍之日,當盡誅奸臣,以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