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草不宜直接食用。黃鱔草為野生植物,尤其野生藥草,品種分類比較復雜,在不明植物屬性的情況下,不宜食用。黃鱔草,又名:星宿菜,大田基黃,又叫,赤腳草、紅根草、紅根子、紅腳菜、紅梗草、黃腳雞、黃鱔草、矮桃草、散血草等。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排草屬,紅根排草。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收,洗凈,曬幹,切段或紮把備用。植物名:星宿菜 ——出自《救荒本草》味微苦澀平。功效:活血,散瘀,利水,化濕。
[形態特征]:黃鱔草,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70厘米。根狀莖細長,棕紅色,有匍匐枝。莖直立,柔弱,常分枝,淺褐色,基部帶紅色,有黑色小點。葉互生,具短柄,長橢圓狀披針形或闊披針形。花期為5~7月。果熟期9月。總狀花序頂生,細長柔弱,長達10厘米。朔果小球形,果梗長於朔果。
[分布區域]:適生於山坡、溪邊、低草叢潮濕地。分布於中國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臺灣、湖南、湖北等地。無人工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