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誇父逐日的故事以及道理

誇父逐日的故事以及道理

誇父逐日是我國古代神話故事,流傳千年。誇父逐日如今也是壹個成語,比喻人有大誌,也比喻不自量力。

誇父逐日的故事

傳說遠古的時候,神中的巨人——“地之子”誇父是個很了不起的英雄,可是他有些不自量力,想要去追赴太陽,和太陽賽跑。

有壹天,他壹直追到太陽入山的地方。火紅的太陽烤得誇父嗓子像冒了煙似的,他口渴得恨不得馬上找到水。終於他來到黃河邊,見到了滾滾的黃河。誇父壹口氣喝幹了黃河水,可他覺得還沒解渴,於是又跑到渭河邊,又喝幹了渭河水。誇父剛想繼續去追趕太陽,可還覺得口渴難忍,於是他打算到北方的大湖澤去喝水。沒想到,還沒走到北方,誇父就渴死在半路上了。快要咽氣的時候他放下自己心愛的手杖,用他的血肉浸潤它,後來這裏居然變成壹片茂密的桃樹林。

這句成語後來用以比喻人的不自量力。也用來比喻人矢誌不移、努力不懈、頑強拼搏。

誇父逐日原文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誇父逐日賞析

《山海經·海外北經·誇父與日逐走》的作者是以人對神的充滿敬畏和膜拜的視角來描寫誇父的。在這裏誇父是高大偉岸的神,他英勇無畏,敢於向太陽挑戰;他氣吞山河,能夠飲下兩河之水(尚且不足);他神通廣大,死後手杖還能化為鄧林。晉代陶潛在《讀〈山海經〉》中也稱贊誇父,“誇 父誕宏誌,乃與日競走”。蕭兵認為誇父是“盜火英雄”,是中國的普羅米修斯。

而在同壹部書中,《山海經·大荒北經》卻載:“誇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在《列子·湯問》中也認為“誇父不量力,欲追日影”。可見,他們對誇父逐日是持反對態度的,認為是“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