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式守信》古文翻譯:
範式字巨卿,年輕時在太學求學,和汝南人張劭是好朋友。張劭字元伯。兩個人壹起請假回到家鄉。範式對張劭說:“兩年以後應當返回,我將拜訪妳的父母大人。”於是壹起約定了見面的日期。後來約定的日期就要到了,張劭把這件事全部向母親說了,請母親準備酒食來等候範式。母親說:“兩年前分別,約定在千裏之外見面,妳何必這麽認真地相信呢?”張劭說:“範式是壹個講信用的人,壹定不會違背約定。”母親說:“如果這樣,我應當為妳釀酒。”到了約定的那壹天,範式果然來到,二人壹起登上大廳拜見飲酒,盡情歡飲,然後分別。
來源:
範式守信,語出《後漢書-獨行列傳》中範式和張劭的事跡,兩人因此留下"雞黍之交"的美名。
《範式守信》原文:
漢範式,字巨卿,少遊於太學,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並告(請假)歸鄉裏。式謂元伯曰:“後二年當還,將過尊親。”乃***克期日。後期方至,元伯俱以白母,請設饌(酒食)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裏結言,爾何信之誠也?”對曰:“巨卿信士,必不違約。”母曰:“若然,當為爾釀酒。”至其日,巨卿果至,升堂(登上大廳)拜飲,盡歡而別。
2. 範式守信譯文及題目答案原文:
範式字巨卿,山陽鄉人也,壹名汜。少遊太學,為諸生,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並告(請假)歸鄉裏。式謂元伯曰:“後二年當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乃***克期日。後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酒食)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別,千裏結言,爾何相信之審(誠)耶?”對曰:“巨卿信士,必不違約。”母曰:“誠如是(若然),當為爾釀酒。”至期,巨卿果至,升堂(登上大廳)拜飲,盡歡而別。
式仕為郡功曹。後元伯寢疾甚篤,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視之。元伯臨終,嘆曰:“恨不見我死友。”子征曰:“吾與君章,盡心於子,是非死友,復欲誰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陽範巨卿,所謂死友也。”尋而卒。 式忽夢見元伯,玄冕乘纓,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當以爾時葬,永歸黃泉。子未忘我,豈能相及?”式恍然覺悟,悲嘆泣下,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馳往赴之。未及到而喪已發引。既至壙,將窆,而柩不肯進。其母撫之曰:“元伯,豈有望耶?”遂停柩。移時,乃見素車白馬,號哭而來。其母望之曰:“是必範巨卿也。”既至,叩喪言曰:“行矣元伯,死生異路,永從此辭。”會葬者千人,鹹為揮涕。式因執紼而引,柩於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為修墳樹,然後乃去。
譯文:
範式字巨卿,山陽金張(今山東金山縣)人。年輕時在太學求學,與汝南張劭是同窗好友,張劭字元伯.兩人都請假離開太學返鄉,範式對張劭說,二年後回到太學讀書,(我)將到妳家拜見妳的父母,看看妳的孩子。於是壹起約好了日期。當約好的日期快到的時候,張劭把這件事告訴他母親,請他母親準備酒菜招待範式。母親問:妳們分別已經兩年了,相隔千裏,妳就那麽認真地相信他嗎?張劭回答:範式是壹個講信用的人,他壹定不會違約的。母親說,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我就為妳釀酒。到了約好的那日,範式果然來到。大家登上大廳壹起飲酒,開心地分別了。
式仕任郡功曹。後來張劭臥病不起,病情很重,同郡的郅君章、殷子征從早到晚照料看護他。
張劭臨死時,嘆息道:“遺憾的是還沒能見壹下我那生死與***的朋友。”
殷子征說:“我與郅君章對您盡心竭力,我們如果不是妳生死與***的朋友,那麽妳再想找誰來與妳相見呢?”張劭說,“象妳們這兩個人,只是我活著時的朋友罷了,山陽郡的範巨卿,才是我所說的生死與***的朋友。”壹會兒張劭便死了。
範式忽然夢見張劭穿著黑祭服,帽子也沒系好,垂掛著帽帶,拖著鞋子叫道:“巨卿,我在某日死了,該在某日下葬,永遠回到地下去了,您如果沒有忘記我,是否能再見我壹面?”範式清清楚楚地醒過來,悲痛地嘆息著,禁不住哭泣起來,眼淚直往下掉,於是他就穿上了給朋友服喪時穿的衣服,按照張劭的安葬日期,趕馬前去奔喪。範式還沒有趕到而靈車已經啟行了。壹會兒靈車就到了墓穴,馬上要把棺材下葬到墓穴中去了,而棺材卻不肯朝前了。他母親撫摸著棺材說:”元伯,妳是否還有什麽指望呢?”於是就把棺材停下。過了壹會兒,便看見白車白馬,有人痛哭著奔來。張劭的母親望著那車馬說:”這壹定是範巨卿了。”壹會兒範式就到了,他磕頭吊唁,說道:“走吧元伯,死者和生者走不同的路,從此我們永遠分別了。”參加葬禮的上千人,都為他們的別離而淌眼淚。範式便握著牽引棺材的繩索向前拉,棺材這才向前移動了。範式就留在墳邊,給張劭壘了墳,種了樹,然後才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