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長城的拼音

長城的拼音

長城的拼音介紹如下:

長城讀音為:cháng chéng。

1.長城的基本釋義:

指萬裏長城。比喻堅強雄厚的防禦力量。

2.長城介紹:

長城,又稱萬裏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是壹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壹道單純孤立的城墻,而是以城墻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3.長城的分布和長度: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河北省境內長度2000多千米,陜西省境內長度1838千米。

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現存長城文物本體包括長城墻體、壕塹、界壕、單體建築、關堡、相關設施等各類遺存,總計4.3萬余處。

長城的由來和意義:

1.長城的由來:

長城之稱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是長城最通用的稱謂。《史記·楚世家》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余裏,以備楚。”

2.長城的意義:

(1)軍事意義: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壹線城墻,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壹張嚴密的網,並配置有長駐軍隊的點線結合防禦工程整體。

(2)象征意義:萬裏長城自構築的那天起,就成為中華民族大壹統的象征,2000多年來,任何人都沒有能從認識上割裂萬裏長城,因而也就無法割裂中華民族。長城對中國人來說,勇氣和力量的標誌,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意誌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