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社會可能很難想象還有女孩必須在12歲前結婚,並且根本沒有婚姻自由,只是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隨父母的意願嫁給別人,而這個丈夫還可能比妳大二十歲 ,這就是印度的童婚。在印度最可悲的事情就是身為女人,女性的地位非常的低,暫且不說童婚的黑暗,即使是為人妻後要承擔家裏所有的家務,沒有自由和發言權,而丈夫去世時,還被認為是女性的錯,要和丈夫的身體壹起焚燒陪葬。
為什麽印度這個最大民主國家對於童婚無可奈何,盡管有法律的約束可是還是無法改變。事實上,印度的童婚是他們流行數千年的文化傳統,經過上千年流傳下來的思念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並且還由於其他壹些原因,促使童婚的進行。早在1929年,印度英國殖民地的當地政府就通過了壹條法律,要求女子最低結婚年齡為14歲,在印度獨立後,更是要求女子的最低結婚年齡為18歲,而在1978年的時候,則把結婚年齡提高到了21歲。可是在強大的傳統文化和思想的影響下,這條法律規定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並且即使印度的人們知道童婚不好,但是他們還是會進行。印度的女子結婚需要準備大量的嫁妝,而這些嫁妝和女子的年齡體重成正比,女孩的年齡越大,需要準備的嫁妝就越多,女方的父母為了節省嫁妝,就會希望女孩早點結婚,印度的男子們也希望早點結婚,避免將來娶不到好的女子。在印度很多貧困家庭生下孩子後,如果發現是女孩,就會將她淹死或者活埋,因為父母害怕在女孩子長大後自己沒有能力支付嫁妝。
並且印度教是非常提倡童婚的,在他們的《摩奴法典》中明確地寫道:" 30歲 的男人應 同 1 2 歲的幼女結婚 , 2 4 歲的男子應同 8歲的幼女結婚 。"他們還甚至認為必須讓女孩在初潮前嫁人,否則女孩的父母將會墜入地獄。這是壹個多麽無理由的恐怖的想法呀 !但是印度的童婚正是因為這種種原因難以遭到禁止,這實在是女性們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