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自刎烏江的故事如下:
項羽在“楚漢之爭”中敗下陣來,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被漢高祖軍隊圍得水泄不通。夜間軍營四面皆楚歌,項羽大驚,見大勢已去,率眾殺出重圍,逃至烏江邊,因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項羽是壹位超群的軍事統帥。他能征善戰,戰場上豪氣蓋世,叱咤風雲。巨鹿之戰,項羽破釜沈舟,以寡擊眾,全殲秦軍主力,客觀上為漢高祖進入鹹陽,推翻秦朝創造了條件。楚漢戰爭中,破田榮,救彭成,救滎陽,奪成臯,壹生大戰數十次,多獲勝利。
然而,項羽又是壹位悲劇式的人物。秦朝滅亡後,他自稱霸王,忙於分封諸侯,扶持六國貴族的殘余勢力,違背了人民要求統壹的願望,造成了混亂割據的局面。
他燒殺虜掠的暴行,違背了人民的意誌,是他戰敗的根本原因。所以,雖然項羽具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最終也難以避免失敗。
項羽是我國歷史上極富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和他有關的許多事跡後來逐漸演化為成語。在壹人身上發生這麽多的成語故事,實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