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羅剎還是羅剎怎麽讀

羅剎還是羅剎怎麽讀

羅剎[luó chà]。

羅剎,指食人肉之惡鬼。《慧琳意義》卷二十五中記載:“羅剎,此雲惡鬼也。食人血肉,或飛空、或地行,捷疾可畏。”同書卷七又說:“羅剎娑,梵語也,古雲羅剎,訛也(中略)乃暴惡鬼名也。男即極醜,女即甚姝美,並皆食啖於人。”

惡鬼之名。又作羅剎娑(羅剎婆為誤寫)、羅叉娑、羅乞察娑、阿落剎娑。意譯為可畏、速疾鬼、護者。女則稱羅剎女、羅叉私(梵Rāk?asī,又作羅剎斯)。

乃印度神話中之惡魔,最早見於《梨俱吠陀》。相傳原為印度土著民族之名稱,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後,遂成為惡人之代名詞,演變為惡鬼之總名。男羅剎為黑身、朱發、綠眼,女羅剎則如絕美婦人,富有魅人之力,專食人之血肉。

相傳在楞伽島(即錫蘭)中,即有羅剎女國,此於《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九、有部《毗奈耶》卷四十七、《慧琳音義》卷七等均有記載。又羅剎具神通力,可於空際疾飛,或速行地面,為暴惡可畏之鬼。

閱微草堂筆記魏藻遇羅剎:奴子魏藻,性佻蕩,好窺伺婦女。壹日,村外遇少女,似相識而不知其姓名居址。挑與語,女不答而目成,徑西去。藻方註視,女回顧若招。即隨以往,漸逼近。

女亦頳,小語曰:“來往人眾,恐見疑。君可相隔小半裏,俟到家,吾待君墻外車屋中,棗樹下系壹牛,旁有碌碡者是也。”既而漸行漸遠,薄暮,將抵李家窪,去家三十裏矣。宿雨初晴,泥將沒脛,足趾亦腫痛。

遙見女已入車屋,方竊喜,趨而赴。女方背立,忽轉面,乃作羅剎形,鋸牙鉤爪,面如靛,目睒睒如燈。駭而返走,羅剎急追之。

狂奔二十余裏,至相國莊,已屆亥初。識其婦翁門,急叩不已。門甫啟,突然沖入,觸壹少女仆地,亦隨之仆。諸婦怒噪,各持搗衣杵亂捶其股。氣結不能言,惟呼“我我”。俄壹媼持燈出,方知是婿,***相驚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