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讀不厭。
百讀不厭,漢語成語,拼音是bǎi dú bù yàn,形容詩文或書籍寫得非常好,不論讀多少遍也不感到厭倦。
成語出處:宋·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詩:“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近義詞:手不釋卷
反義詞:味同嚼蠟、索然無味、興味索然、枯燥無味
成語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褒義,用於喜愛讀的書或文章。
造句:
1、但願我寄予妳的祝福是最快,最新,最精彩,最難忘,最動人,最具分量,最有盼頭,最百讀不厭,醉生夢死,罪大惡極,最後通牒:祝妳元旦最最最快樂!
2、《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都是令人百讀不厭的古典文學名著。
3、百讀不厭,千讀不倦,自然讀出女人態、女人味、女人情。
4、女人淡雅中就像壹本書,讓人愛不釋手,叫人百讀不厭。
5、那真是壹本好書,使人百讀不厭。
6、文明是書,百讀不厭;文明如花,滿園芬芳;文明似酒,恒久醇香;文明若水,至清至善;文明如滴,匯成江海;文明像燈,照亮黑暗;文明有妳,傳遞處處!
7、這些詞作主旨不壹,情懷各異,但境界高遠,首首雋永,讓人百讀不厭,不知現在有多少人都在傳讀呢。
8、這本書寫得真好,讓人百讀不厭。
9、這篇課文形象生動,耐人尋味,令人百讀不厭。
10、我國歷史上的四大名著讓人百讀不厭。
11、那本書要言不煩,令人百讀不厭。
12、這篇課文形象活潑,耐人尋味,令人百讀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