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管理學的書籍,2010年出本的《專業主義》在現在看來,書中的例子已經太老,跟不上時代了。但是書中的壹些觀點,對於我個人而言卻是有壹些啟發的。
01 妳夠專業嗎?
這壹章中,作者清晰地闡述了專家的定義:
1、專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並靠理性而行動;
2、他們不僅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較強的理念,而且無壹例外地將顧客放在第壹位;
3、具有永不衰竭的好奇心和進取心,嚴格遵守紀律。
以上條件全部具備的人才,我才把他們成為專家。
大前研壹認為,只能按照規定進行操作的人是專業技術人員,而專家具備的“洞察力”和“判斷力”,使他們無論前提條件發生多大的變化,都能夠認清深層變化的本質,比別人發揮出更大的能力,能夠帶領該組織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與我們平時認為的掌握了某壹領域的專業技能即可稱之為“專家”的理解大有不同。大前研壹在對專家的定義中強調的是,我們並不是因為專業技術成為專家,而是因為“把顧客作為出發點”而成為專家,所以他提出了壹個預言:人人都可以成為專家。
同時,大前研壹提出專家需要具備的四種能力要求:先見能力、構思能力、討論能力和適應矛盾的能力。
02 先見能力
在經濟、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以往的常識可以輕而易舉地被推翻。未來推動世界發展的,不是國家之間或者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個體間的競爭。這就需要個體具備先見能力,即能夠看清別人看不到的事物的能力。
在發展日新月異的社會,前人的經驗和戰略已不足以引導我們得出正確答案,依靠固有的模式和陳舊的知識解釋史無前例的現象已然是不可取的。
只有具備享受變化與失敗的素質,或者說是從容鎮定的心情,好奇心和氣魄,才能成為“打破規則者”,才可能帶來變化。事實上很多優秀的領導者內心大都充滿著享受變化的熱情,而這種熱情無疑會成為開拓未知領域的動力。
03 構思能力
在生存的競爭中,僅憑先見能力出眾並不足以取勝.......要想成為新競爭領域的霸主,不僅要能夠抓住機會,還要有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佳方法讓機會變為現實,也就是說要在所預見到的未來藍圖的基礎之上,構思新的事業並付諸行動。
就像現在的***享出租、***享單車、***享充電寶等***享經濟,很多人已經看到這個領域的發展潛力,這個時候,比的就是誰能夠更快地占領市場,誰能夠找到更好的盈利模式。把預見到的未來藍圖變為具體的商業模式,這就是大前研壹所說的構思能力。
04 討論的能力
當我們看不清前進的道路與成功的模式時,從理論上展開充分的討論至關重要。
任何事業的完成都是依靠團隊,而非個人,因此積極地、充分地溝通是必不可少的。書中大前研壹對於討論,提出了兩點建議:
1、確保提問的邏輯性:提出的問題符合邏輯,對方自然會作出符合邏輯的回答。遇到對方含糊其辭或訴諸情感時,自己的思考方法也必須符合邏輯,否則,討論是不會收到任何效果的。
2、不可掉入詭辯的陷阱:討論中,不要受“發言者是誰”的影響,不要關註“誰在說”,而是關註“說的是什麽”。
他提醒我們:當人們的意見驚人的壹致時,要回到討論的出發點,因為此時最有可能受到“現代詭辯家”的影響。在發言的開場白中加上“某某先生說“,比如某位學術權威、有名的經營者或公司內部的權威,此類意見中大多潛藏著某種偏見。我們需要做的是,時刻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避免被帶入這樣的陷阱中。
05 適應矛盾的能力
商業環境中,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復雜。這些復雜問題內部本身可能就包含著相互矛盾的事物,這是僅憑邏輯所無法認清的,需要能夠俯瞰全局思考問題的能力。
不少人有壹種誤解,認為解決問題依靠的是邏輯思考作出的正確分析。然而事實卻是,真正具有創造性的突破大多隱藏在事物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之中,而要洞察這壹點,依靠的是直覺。
提高專家解決問題的速度與質量,重點在於平衡運用大腦的左右半球(邏輯&直覺)的同時,註重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壹起成長,EmmaNotes等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