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的讀音:héng。
恒,現代漢語規範壹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héng,最早見於商朝甲骨文時代,在六書中屬於會意字“恒”的基本含義為持久,如恒心;引申含義為經常的,普通的,如恒言。在日常使用中,恒常做名詞,表示規律;法則,如恒式。
恒,初見於商朝甲骨文時代,會意字,甲骨文作“亙”,無“心”旁,字的上下兩橫畫表示天地;中間是壹彎弦月。後來“恒”字逐漸發現於金文和楚系簡帛中,楷書體和繁體字的“恒”都從說文小篆演變而來。
恒的例句
1、恒,是執著,是堅守,是不忘初心。“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讓我們用恒,去描繪我們心中的未來。
2、恒,是黑暗中壹束堅毅的光;恒,是沙漠中傲立的仙人掌。物恒,人亦恒;有恒,方得始終。
3、恒之貴,在於堅定。恒之貴,在於不屈不撓。天道酬勤,恒者能勝。
4、幼小的樹苗,因為恒,長成了參天大樹;渺小的水滴,因為恒,匯聚成了大海;柔弱的螞蟻,因為恒,搬起了龐然大物。所以說,心無恒,必不能成;心有恒,方成大道。
5、恒是壹種可貴的品質,是讓人持久不變的動力,是讓人堅持到底的意誌,是讓人絕不妥協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