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在相互對峙,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
“對”是對立的意思,“壘”指兵營四周的墻壁,泛指防禦、戒備的工事。
作壁上觀指雙方交戰,自己站在壁壘上旁觀。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
翻譯:等到楚軍攻擊秦軍時,那些諸侯軍的將領都不出兵支援而在壹旁觀看。
擴展資料:
“作壁上觀”說的是歷史上的巨鹿之戰:
章邯殺敗項梁後,認為楚兵不足為慮,於是引軍北渡黃河,大破趙國。趙王以陳余為將,張耳為相,敗走巨鹿,章邯率領王離、涉間***四十萬圍攻巨鹿。
此時,秦軍的雄威壓倒了諸侯軍;援救鉅鹿的諸侯國的軍隊有營壘十多座,卻都不敢發兵出擊。待到楚軍攻打秦軍的時候,諸侯軍的將領都在營壘上觀戰。
項羽率領全部兵馬與秦軍大戰九次,章邯破走,項羽率軍繼續北上進攻王離。楚兵以壹當十,呼聲動天,打退章邯後,
見楚軍士兵無不以壹當十,喊殺聲驚天動地,諸侯軍人人都驚恐不已。這樣打敗了秦軍後,項羽便召見諸侯軍將領。
這些將領們進入轅門時,沒有壹個不是跪著前行的,誰也不敢仰視。項羽從此始成為諸侯軍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歸他統帥了。
項羽破釜沈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壹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
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壹戰,加之劉邦西路大軍攻破武關、藍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