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20年代初,當時的國際大學生組織就已開始計劃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1923年5月,在巴黎召開了世界大學生體育代表大會,會議決定次年舉行第壹屆國際大學生運動會。
1924年,首屆國際大學生運動(InternationalUniversities' Games)在華沙舉行,設田徑、遊泳和擊劍3個比賽項目。此後,運動會不定期舉辦,至1939年***舉辦了8屆。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運動會被迫中斷,1947年恢復舉行。
但從1951年起因國際形勢的變化,分裂成東西方兩個運動會,西方的名為“國際學生體育運動會”,東方的叫“青年學生運動會” 或“青年友好運動會”。兩個陣營各自組織和舉辦自己的大學生運動會。
1、夏季世界大學運動會
夏季大學運動會每兩年舉辦壹次,每次為期12天。有14個運動項目為必須舉辦,另可由東道主自行確定最多3個可選項目。
2、冬季世界大學運動會
冬季大學運動會每兩年舉辦壹次,每次11天。有8個運動項目為必須舉辦,另可由主辦單位自行選擇至多3個可選項目。2017年都靈大運會的3000名運動員為參賽選手最多的壹次,2019年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大冬會的58個國家為參賽國家最多的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