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
1.古代壹種盛水的瓶子。
2.房屋上仰蓋的瓦形成的瓦溝。
瓴(líng),“令”本義為“(受)役使”,轉義為“承擔任務”。“令”與“瓦”聯合起來表示“承擔‘匯集雨水並輸送到指定地方漏下“任務的瓦”。本義:房屋上仰蓋的瓦組成的“瓦溝”。
高屋建瓴:
高屋建瓴(拼音:gāowū-jiànlíng),是壹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最早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
該成語指的是在很高的屋頂上把水瓶裏的水倒下來,比喻居高臨下,勢不可當。在現代漢語中指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徹。該成語結構為偏正式;在句中作謂語、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