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誥命讀音

誥命讀音

誥命讀音:gào mìng。

誥命是壹個漢語詞匯,又稱誥書,是皇帝任命當朝官員,授贈給官員家屬的榮譽證書。

所謂誥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義諭眾叫誥。

誥命又稱誥書,是皇帝任命當朝官員,授贈給官員家屬的榮譽證書。所謂誥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義諭眾叫誥。誥作為王命文書開始於西周。如《尚書·周書》載有《大誥》、《湯誥》、《康王之誥》等篇,是周王用以告誡臣工的文書。秦廢不用。漢代偶壹用之,不為常式。唐代大除授、大賞罰用制誥。

據史書記載,從宋代開始,凡文武官員的遷改職秩、追贈大臣、貶乏有罪、封贈其祖父妻室,都用誥命。元代封贈文書有宣明和敕牒之分,壹至五品官用宣命,六至九品官用敕牒。明沿宋制,封贈壹品至 五品官員授以誥命。

清沿明制,有制度規定:封贈官員首先由吏部和兵部提準被封贈人的職務及姓名,而後翰林院依式撰擬文字。屆封典時,中書科繕寫,經內閣誥敕房核對無誤後,加蓋禦寶頒發。

清代誥命是用五色或三色纻絲織成的。由於各官員的品級不同,誥命封贈的範圍及軸數、圖案也各有不同。清朝規定,凡封鎮國公以下、奉恩將軍以上,用龍邊誥命,錦面、玉軸。封蒙古貝子、鎮國公、輔國公、劄薩克臺吉、塔布囊、蒙古王公福晉及封外國王妃、世子、世孫的誥命,為錦面、犀軸。

誥命由翰林院撰擬,有固定的程式,用駢體文,按品級高低增減字句,由內閣頒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