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揚跋扈的意思是原指舉止放蕩高傲,現在多用於形容驕橫放縱,目中無人。
引證解釋
⒈、 謂意氣舉動,越出常軌,不受約束。
引《北史·齊紀上·高祖神武帝》:“景(侯景 )專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跋扈誌。”
唐杜甫《贈李白》詩:“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⒉、 驕橫放肆。
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席方平》:“飛揚跋扈,狗臉生六月之霜;隳突叫號,虎威斷九衢之路。”
李大釗《國民之薪膽》:“聞小幡氏尤為蠻暴,其飛揚跋扈之狀,咄咄逼人。”
成語解釋
解釋飛揚:放縱;跋扈:蠻橫;霸道。原指驕橫放肆;不受約束。現形容氣焰囂張;目中無人。
出處《北史 齊紀上 高祖神武帝》:“景專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跋扈誌。”
示例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唐 杜甫《贈李白》詩)。
近義詞盛氣淩人、專橫跋扈、獨斷專行、作威作福、無法無天、胡作非為、為非作歹、不可壹世、橫行霸道、耀武揚威。
反義詞平易近人、謙虛謹慎、循規蹈距。
語法飛揚跋扈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形容人很驕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