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嶽指的是恒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風光壯美,人文薈萃,自古就是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和道教文化發祥地,以人文與自然的完美結合而被國務院首批公布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也是首批國家旅遊名片。
我國有五嶽,分別是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嶽”被古人認為是神居住的地方,皇帝壹般認為自己有了豐功偉績,都需要往“嶽”祭祀、封禪,漢武帝時期首次在全國範圍內確定了官方意義上的經常性祭祀的“五嶽”。
北嶽改朝換代
河北的恒山在宋遼交戰的時期,恒山壹帶成為戰爭前線,北嶽的壹系列標誌性建築被破壞殆盡。另外加上官員在祭祀北嶽時不是到山腳下,而是在離北嶽離百裏之遙曲陽北嶽廟內祭祀,到了金代時析曲陽北部置阜平縣後,導致北嶽恒山與北嶽廟分屬了不同縣份,使人們對北嶽恒山的越來越淡忘。
到了明朝的時候,祭祀就改為了山西渾源的恒山,也就是今天的北嶽恒山,不過那時北嶽的稱號還沒有更改過去。到了清代順治年間,正式將北嶽的稱號改到了渾源的恒山。相比曲陽的恒山,渾源的恒山位置更靠北,更符合“北嶽”的方位。而恒山就在渾源縣城旁邊,更加方便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