訶的拼音是hē、在佛教中,讀he。
訶,漢語二級字,讀作訶(hē) ,〔訶子〕常綠喬木,果實像橄欖,可入藥。亦稱“藏青果”;同呵,怒責。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虎何切,音呵。《說文》大言而怒也。《廣韻》責也。《正韻》譴也。《後漢·文苑傳》禰衡言不遜順,黃祖慙乃訶之。《蜀誌·廖立傳》隨大將軍則誹謗譏訶。《北史·張矅傳》勵已溫尋,非欲詆訶古人得失也。
又官名。《隋書·婆利國傳》官曰獨訶邪拏,次曰獨訶氏拏。又木名。《本草釋名》訶棃勒,壹名訶子。《嵆含·南方草木狀》樹以木梡出九眞。
又國名。《唐書·地理誌》廣州東南海中有訶陵國。又通作呵。《前漢·食貨誌》縱而弗呵。又通作何。《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師古曰》何,問也。又通作苛。《前漢·王莽傳》苛問不遜。
訶組詞:訶咥、訶詆、訶多、叱訶、誅訶、訶毀、羅訶、訶護、訶止、訶林、詆訶、索訶、暴訶、訶脅、訶難、訶察、打訶、訶詬、訶梨。
學習漢字的方法
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來幫助學生的漢字學習,例如小組競賽、小組合作、遊戲、辯論等有效形式,使學習漢字更有趣味性。
2、強化“字”本位,字與詞相結合。在漢字教學中,應將音、形、義結合的“字”作為重點,同時也應看到,在交際中使用的主要單位還是詞,而不是字。因此,教師應在強化“字”本位的基礎上,采用字與詞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3、開設專門的漢字課程。在漢字課程中,教師需要對漢字的書寫規則進行指導,讓學生了解學習漢字是有規律可循的。課後教師還應布置書寫作業,從簡單的單字開始寫起,逐漸過渡到詞組和句子的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