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意思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意思是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裏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了。
成語故事節選:
春秋時,晉國有壹次發生內亂,公子夷吾逃到秦國。為了取得秦國的支持,回國奪取君位,夷吾允諾事成之後,獻給秦國五座城池。後來,他果然在秦國的幫助下當上了國君,稱晉惠公,但並沒有履行諾言,割地給秦國。
不久,晉國遭到災害,糧食歉收,晉惠公向秦國商量求購糧食。秦國沒有因他背約失信而拒絕,仍然答應了他的要求。不料過了壹年,秦國也鬧饑荒,派人到晉國去求購糧食。晉惠公卻幸災樂禍,不想答應秦國的要求。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寓意和用法:
1、世間事物存在著普遍的聯系,聯系密切的事物以及事物內部的各種因素互相依存,各以對方為自身存在的依據。
2、個人脫離集體,就失去足以依靠的力量;集體脫離個人,也就成為缺乏實際內容的抽象概念,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3、相互依存的各方都應密切合作,協調發展,如果離心離德,各行其事,對各方都不利。
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比喻事物失去其基礎將無所依附或不能存在。
5、該成語多作分句或獨立成句,也作定語。常用於書面語。也說“皮之不存,毛將安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