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人才出,下壹句是各領風騷數百年。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意思是說: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出自《論詩五首·其二》是清代詩人趙翼的作品。此詩表達了作者提倡在詩詞創作上要有時代精神和個性特點,大膽創新,反對沿襲守舊。
原文:
論詩五首·其二
清代: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譯文:
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麽新意了。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擴展資料: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解析: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國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現,他們各自的影響也不過幾百年而已。作者認為詩歌應隨著時代不斷發展,詩人在創作上應求變創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後面亦步亦趨。
世人常常用這句詩來贊美人才輩出,或表示壹代新人替換舊人,或新壹代的崛起,就如滾滾長江,無法阻攔。清代由於大興文字獄,讀書人不敢褒貶時政,就大量研究起古文化來。因此,讀書人作詩復古成風。針對此現狀,著名史學家、詩論理論家趙翼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作者介紹:
趙翼(1727—1814年6月5日)清代文學家、史學家、詩人。字雲崧,壹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主城區東半部分)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官至貴西兵備道。旋辭官,主講安定書院。長於史學,考據精賅。
論詩主“獨創”,反摹擬。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家居數十年,手不釋卷。所撰《廿二史劄記》三十六卷,鉤稽同異,屬辭比事;其於前代弊政,壹篇之中三致意焉。
又撰《陔餘叢考》四十三卷、《檐曝雜記》六卷,雖未逮《日知》《養心》,並足為多聞之助。其餘《皇朝武功紀盛》四卷,亦征史才。所為詩,無不如人意所欲出,不拘唐宋格律,自成壹家。有集五十三卷。又《唐宋十家詩話》十二卷。
嘉慶十五年(1810年),重赴鹿鳴宴,賜三品冠服。嘉慶十九年四月十七日(1814年6月5日)卒,享年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