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城系壹古遺址。該遺址位於今四川省廣漢市雒城鎮轄區內,東至外東順城路、南至房湖公園南側、西起桂花街南段、北至鴨子河南岸,總面積1.6平方公裏。 雒城始建於東漢,據《華陽國誌·蜀誌》載:“初平中(公元190年至193年間),益州牧劉焉自綿竹移雒城縣城,築闕門。”《三國誌·龐統傳》記載“進圍雒縣,統率眾攻戰,為流矢所中”。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至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蒙古軍入蜀,戰亂中城垣遭受嚴重破壞。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在原州城基址上建城垣。明末城池又毀。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再次修築,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增修炮臺。自1982年以來,省市文物部門配合基本建設先後進行過幾次選點發掘,出土了壹大批“雒城”和“雒官城墼”的漢代篆書體銘文磚、城墻磚,這壹發現對研究古雒城的歷史沿革和城垣建設都具有重要的考古都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價值。1991年4月,古雒城遺址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