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愛因斯坦的簡介

愛因斯坦的簡介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語: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他創立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壹的相對論,也是質能等價公式(E?=?mc2)的發現者。他在科學哲學領域頗具影響力。

因為“對理論物理的貢獻,特別是發現了光電效應的原理”,他榮獲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壹發現為量子理論的建立踏出了關鍵性的壹步。

愛因斯坦在職業生涯早期就發覺經典力學與電磁場無法相互***存,因而發展出狹義相對論。他又發現,相對論原理可以延伸至重力場的建模。根據研究出來的壹些重力理論,他於1915年發表了廣義相對論。

他持續研究統計力學與量子理論,這讓他給出了粒子論與對於分子運動的解釋。1917年,愛因斯坦應用廣義相對論來建立大尺度結構宇宙的模型。

擴展資料:

愛因斯坦在論文《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裏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公設:“光速不變”,以及“相對性原理”,按照這兩個基本公設對於經典力學在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做出壹些重要修正,從而化解了麥克斯韋方程組與經典力學定律之間的矛盾。經過整理之後,這些創舉成為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承認時空的相對性與光速的不變性導致了幾個必然的推論。壹是運動物體在其運動方向會表現出長度收縮。二是運動物體會經歷時間膨脹。也就是說,壹個運動中的鐘表要比靜止的同樣鐘表走得慢。三是以太的概念其實是多余無用的。

愛因斯坦在表述質能等價的論文裏,從狹義相對論的方程裏推導出質能方程E?=?mc2。這意味著能量和質量其實是壹回事,可以相互轉換。對於任何物體來說,其質量會隨著其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曾經有很多年備受爭議,他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並不是因為表揚他在相對論做出重大貢獻。普朗克是最熱烈支持相對論的物理學者之壹。

百度百科-阿爾伯特·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