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多亂世,義勇不常見,如果說在春秋期間有這麽壹個刺客讓眾人信服,那麽此人非要離莫屬。要離接受任務幫助吳王刺殺慶忌是為了大義,而接受任務後殺妻殺子是為了獲得慶忌的信任,慶忌被害後卻沒有殺要離,這是英雄之間的心心相惜,而最後要離自殺卻是為了報答知遇之恩。要離的種種行為,對國,對王,對朋友都充滿了壹個義字。
要離刺殺慶忌
其壹:要離因何接受任務要離接受吳王任務的前提是慶忌準備刺殺吳王,而吳王雖是篡奪皇位而上,而上壹位皇帝位慶忌的父親,對此慶忌內心十分怨恨,所以放出話語要刺殺吳王。面對壹個對宮內情況十分熟悉,並且武功不錯,心懷憤恨之人,吳王內心十分不安,在伍子胥的推薦下選擇了要離。而要離為了國家大義,如果慶忌刺殺成功,很有可能百姓將會再次遭遇戰火,為了眾多百姓安居樂業,要離接受了刺殺慶忌的任務。
要離刺殺慶忌
其二:要離為何殺妻殺子要離本為瘦弱之人,在參見吳王後,吳王對他能夠刺殺慶忌感到十分不相信,因為慶忌武功高強,兩人相對比差距立刻顯現出,為了能夠讓吳王相信自己可以刺殺慶忌,所以讓吳王將自己的妻兒殺之,斷己後路,這樣就能壹心完成任務。再者投奔慶忌之後會引起他的同情心,減少防備感,增加任務的成功率。
話劇中的要離
其三:要離刺殺慶忌成功,為何慶忌卻沒殺要離要離在投奔慶忌後,講述了自己的遭遇,因為兩人同是被吳王殺害了最親近之人,很快就得到了慶忌的信任,可是慶忌卻不知,要離和他的目的大大不同。在和慶忌坐船前往吳國路經淮河之時,突然有壹個大浪將船動搖壹番,而要離借此機會將短矛刺向了慶忌,在完全進入慶忌身體後,慶忌感到十分驚訝,原來要離在自己身邊是苦肉計,等待的就是尋找合適機會刺殺自己。在此後慶忌抓住要離,但是卻沒有將要離殺掉,留下了壹句“能夠殺我,要離是天下第壹勇士了,怎麽能壹天殺兩個勇士呢?”可見慶忌對要離是英雄之間的心心相惜。
要離刺殺慶忌
其四:要離完成任務,為何要選擇自殺為了完成任務,自己殺妻殺子並且斷掉手臂,任務已經順利完成,但是要離卻選擇了自殺。其實這是因為在同慶忌相處過程中,慶忌的關心感動了要離,在自己斷臂後,慶忌專門為自己打造了短矛,並且重大事情也同自己商量,在這種情況下刺殺慶忌,自己的內心感到不安,對於慶忌的知遇之恩,要離只得已死報答,所以最終選擇了自殺。
話劇中的慶忌和要離
要離是壹個有情有義之人,作為壹個刺客本應該沒有任何感情,當遇見慶忌後要離的想法不斷轉變,從壹開始的為了吳王任務而來,到相處之後兩人有了心心相惜之感,雖然最終任務成功,但是要離並不是壹個註重名聲之人,反而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慶忌格外看重,最終選擇了自殺來報答慶忌的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