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句出自《論語》(雍也篇),具體原句如下: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譯文:智慧的人喜愛水,仁義的人喜愛山;智慧的人懂得變通,仁義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樂,仁義的人長壽。
出處:
《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漢代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壹。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五經”,總稱“四書五經”。全書***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是中國現傳揚並學習的古代著作之壹。
孔子簡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孔丘,字仲尼,出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尼山鎮境內),東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