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石蘭簡介

石蘭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概述 3 石蘭的別名 4 來源及產地 5 性味歸經 6 功能主治 7 石蘭的用法用量 8 運用 9 化學成分 10 石蘭的藥理作用 11 參考資料 附: 1 用到中藥石蘭的方劑 2 用到中藥石蘭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石蘭 1 拼音

shí lán

2 概述

石蘭為中藥名,出自《本草綱目》,為《神農本草經》記載的石韋之別名[1]。

3 石蘭的別名

石皮、石蘭、飛刀劍、金湯匙、單葉草[2]。

4 來源及產地

水龍骨科植物石韋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或廬山石韋P.sheareri (Bak.)Ching等的葉[2]。前者產長江以南各地,後者主產江西、湖南、貴州、四川[2]。

5 性味歸經

苦、甘,微寒[2]。入肺、膀胱經[2]。

6 功能主治

功在利水通淋,清肺泄熱,止血[2]。主治腎炎水腫,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結石,細菌性痢疾,肺熱咳嗽,支氣管哮喘,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2]。

利尿通淋,清熱止血。用於熱淋、石淋、小便不利、淋瀝澀痛、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肺熱咳嗽。

7 石蘭的用法用量

煎服:6~12g[2]。

8 運用

石韋根:煎服亦有通淋、止血功用[2]。

9 化學成分

石韋全草含山柰酚、槲皮素、異槲皮素、三葉豆苷、蒽醌類、鞣質、雙蓋蕨烯(Diploptene)、β谷甾醇[2]。廬山石韋全草含異杧果苷(Isomangiferin)、延胡索酸、咖啡酸、皂苷等[2]。

10 藥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