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馬的成語故事:汗馬功勞

馬的成語故事:汗馬功勞

關於馬的成語故事:汗馬功勞

 成語: 汗馬功勞

 拼音: h?n mǎ gōng l?o

 解釋: 汗馬:將士騎的馬奔馳出汗,比喻征戰勞苦。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現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貢獻。

 出處: 《韓非子?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

 舉例造句: 將俺丞相汗馬功勞壹旦忘了,貶在濟南府閑住。 ★元?王實甫《麗堂春》第四折?

 拼音代碼: hmgl

 近義詞: 豐功偉績、勞苦功高

 反義詞: 壹事無成

 燈謎: 馬功

 用法: 作賓語;形容戰功

 英文: one's contributions in workwar exploits

 成語故事:

 《韓非子?五蠹》就有?汗馬之勞?的說法。《戰國策?魏策》也有:?張儀說楚曰:?不費汗馬之勞,不費十日。而拒 扞 關?。?( 扞 , 扞 關,地名。)

 《史記?晉世家》敘述春秋時晉文公的壹段故事時,也說過?汗馬之勞?的話。晉文公,名重耳,是晉獻公的兒子,所以又稱公子重耳。他曾流亡國外達十九年之久,後來回國做了國君,而且稱霸壹時。當他回國之初,即位為晉文公時,對於隨從他流亡的人員,壹壹論功行賞。有個小臣名叫介之推,沒有提出自己有什麽功勞,也不求賞賜,躲到深山裏隱居起來了。另壹個小臣名叫壺敘,見三次行賞都沒有他的份兒,便對晉文公說:?君行三賞,賞不及臣,敢請罪!?晉文公當即把行賞的標準向他說明:?夫導我以仁義,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賞;輔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賞;矢石(箭矢炮石)之難,汗馬之勞,此復受次賞;若以力事我而無補我缺者,此復受次賞。三賞之後,故且及子。?

 《史記?蕭相國世家》和《漢書?蕭何傳》也有壹段有關?汗馬之勞?的故事。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劉邦起兵反秦,蕭何始終幫著他,籌謀劃策,忠心耿耿,是劉邦最可靠的得力助手。秦亡以後,劉邦又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做了皇帝,蕭何便擔任相國。劉邦認為論功勞應以蕭何為第壹,所以首先封他為?酂侯?(酂,縣名,今湖北光化縣),食邑八千戶。但是其余功臣多不服,他們說:?我們拼死拼命,多的經過百余戰,少的.也打過幾十仗,而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只會耍筆桿、發議論,根本沒上過戰場,封賞反在我們之上,這是什麽道理劉邦問道:?妳們知道打獵的事嗎大家同聲回答:?知道。?再問道:?那麽妳們知道獵狗嗎又是同聲回答:?知道。?劉邦於是接著說:?打獵的時候,追殺野獸的是狗,而指示野獸的住處、去向,讓狗去追殺的,卻是人(?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發蹤指示者人也?)。妳們只會追殺,不過是?功狗?而已,至於蕭何,能?發蹤指示?,他才是?功人?。而且妳們多數是單身跟隨我,有同族兩三人壹起入伍的就算難得了,可是蕭何,他叫全家族的幾十個男子都參加了我們的軍隊,跟著我壹同出力。他的大功勞是怎麽也不能忘記的!?大家聽了,便誰也不吭氣了。

 ?汗馬之勞?,壹般都說作?汗馬功勞?,形容辛辛苦苦立下的功勞,已不限於軍事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