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青人是明朝漢族征南將士與當地土族的後代,因自認和當地漢人有區別,傳統服飾尚青色,普遍使用貴州通行的官話,解放後,穿青人要求承認其為少數民族。例如貴州的穿青、廣西的六甲等。
穿青人是壹個主要分布在貴州西北地區,人員相對集中的“未識別民族”。在部分穿青人的家譜、墓碑記載和傳說中,他們的祖籍是“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其淵源存在諸多爭議,近年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註和研究。
擴展資料
穿青人的習俗
1、服飾
穿青人喜穿細耳草鞋或反雲勾鼻花鞋,腳紮青色綁帶,穿三節衣,兩節袖的滾花邊大袖衣,拴腰帶,戴大勾耳環,梳三把頭。
2、婚俗
穿青人的婚姻是壹夫壹妻制。同宗或同姓嚴禁通婚。也保有“姑舅表婚”和兄終弟及的轉房制習俗。男女青年婚前戀愛自由。穿青人的婚俗從說親到結婚後的回門,規矩繁多,民間通常有十八禮數之說。
3、信仰
穿青人把山魈作為圖騰,在許多生產、生活用具上刻鏤圖像,點化浮形。把猴作為與民族相關的動物,不許隨便提到,侮辱更是禁忌,否則被認為是不敬祖宗,辱沒先人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