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工怒觸不周之山的譯文

***工怒觸不周之山的譯文

***工怒觸不周山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昔者,***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譯文

從前,***工與顓頊爭奪部落天帝之位,(***工在大戰中慘敗)(***工)憤怒地用頭撞擊不周山,支撐著天的柱子折斷了,拴系著大地的繩索也斷了。(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動了;大地的東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積水泥沙都朝東南角流去了。

註釋

①***工:傳說中的部落領袖,炎帝的後裔。 ②觸:碰、撞。

③不周山:山名,傳說在昆侖西北,《淮南子》載:“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④昔者:從前

⑤顓頊(zhuānxū):傳說中的五帝之壹,黃帝的後裔。

⑥天柱折,地維絕:支撐天的柱子折了,掛地的繩子斷了。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撐、地的四角有大繩系掛。維,繩子。絕,斷。

⑦焉:文中譯為“這,這裏”

⑧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潦,積水。

⑨塵埃:塵土,沙子,這裏指泥沙。

⑩地維絕:系大地的繩索斷了。

閱讀理解

(1)“怒而觸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現了***工怎樣的性格特點?

“怒”字表現了***工的豪氣、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剛烈。

(2)如何理解《***工怒觸不周山》中結尾的兩句話?

《***工怒觸不周山》是壹個神話故事。它反映了遠古部族間的鬥爭,同時涉及到古代天文學上的蓋天說。遠古的人類顯然還不能解釋日月星辰運動變化的原因,對這壹現象的最好解釋就是借助於神話,通過大膽的想象和誇張的手法,來解釋“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的現象。神奇的傳說中帶有現實主義的色彩。

(3)***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因是什麽?他為什麽要這麽做?請妳作壹點推測。

***工怒觸不周山的原因是“爭為帝”,即爭奪部落首領的位置。他的怒觸似乎包含有失敗的憤怒與不甘心,而且,似乎還夾雜著與對方同歸於盡的想法。當然也體現了***工龐大的氣勢。

(4)尾聲: 

借助神話解釋了人類的遠古時代對大自然的困惑,運用大膽的想象和誇張手法賦予浪漫主義色彩。

小結

(1)誇父和***工***同的特點是什麽?

誇父和***工都很勇敢、堅強,敢於挑戰權威,誇父敢於與太陽賽跑,***工敢於與顓頊爭帝。

他們都是神話傳說中的華夏民族的英雄。

(2)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釋各種各樣的自然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