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愛用文言文怎麽表示

愛用文言文怎麽表示

1. “愛”用文言文怎麽說

”愛”用文言文表示有以下幾種:

1、愛。如唐代李白《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意思:我非常敬愛孟老夫子,他為人高尚風流倜儻聞名天下。

2、慕。如先秦《九歌》屈原詩:“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意思:含情註視巧笑多麽優美,妳會羨慕我的姿態婀娜

3、戀。如魏晉陶淵明《歸園田居》:“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意思:籠中鳥常依戀往日山林,池裏魚向往著從前深淵。

4、憐。如唐代元稹《遣悲懷三首其壹》:“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意思:東晉宰相謝安最寵愛的侄女謝道韞,自從嫁給齊國的貧士黔婁後任何事都不順遂。

5、喜。如唐代杜甫《天末懷李白》詩:“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意思是:創作文最忌諱坦蕩的命途,奸佞小人最希望好人犯錯誤。

擴展資料:

文言文中“愛”的意思:

1、憐惜;同情。約前502-約前422年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意思:如果憐惜他受重傷,那不如不要傷害他。

2、愛惜。西漢司馬遷《陳涉世家》:“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意思:吳廣向來愛惜人才,士卒大多是被他用。

3、吝嗇。戰國孟子《齊桓晉文之事》:“吾何愛壹豐”。意思:齊國雖然狹小,我怎麽會吝嗇到舍不得壹頭牛的地步呢?

4、喜愛。唐代韓愈《師說》:“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意思:(人們)愛他們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

5、喜歡。唐代杜牧《阿房宮賦》:“秦愛紛奢,人亦念***家”。意思:秦皇喜歡繁華奢侈,人民也顧念他們自己的家。

參考資料:

百度漢語_《贈孟浩然》

百度漢語_《歸園田居》

百度漢語_《九歌》

2. “我愛妳”用文言文如何表達

子得吾愛猶深矣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飲壹江水。

這是壹首情歌,是壹位癡情女子對愛人的熱烈的表白,明確的表示了“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的願望。女主人翁想了三組奇特的自然變異,“山無陵,江水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顛倒了;“天地合”——天地重合。這些設想壹件比壹件荒謬離奇,根本不可能發生。這就女主人翁把至死不渝的愛情強調得無以復加

3. “愛”字古文怎麽表達

1.寵 chǒng 寵愛。

例:《易·師》:「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2.好 hào 喜愛,愛好。

例:《史記?陳丞相世家》:「少時家貧,好讀書。」

3.歡 huān相愛男女的互稱,相當於親愛的

例:《樂府詩集?吳聲歌曲壹·子夜歌之四》:「自從別歡來,奩器了不開。」

4.眷 juàn垂愛;依戀。

例:唐韓偓《李太舍池上玩紅薇醉題》詩:「酩酊不能羞白鬢,顛狂猶自睠紅英。」

5.憐 lián 喜愛,疼愛。

例:《莊子?秋水》:「夔憐蚿,蚿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

鐘泰發微:「憐,愛羨也。」

6.戀 liàn指男女相愛。

例:《花月痕》第四六回:「包起緣戀個婦人,因此投了小岑,充個親兵。」

7.幸 xìng親幸;寵愛。

例:清吳下阿蒙《斷袖篇?兩寵童》:「壹士夫位已顯矣,不近女色,專幸狡童。」

8.珍 zhēn珍愛

例:清梅曾亮《〈柏皂山房詩集〉自序》:「語得來處,拙而足珍;言乃無稽,巧而必斥。」

4. 現代文“愛”字在文言文怎樣表達

〈動〉

(1) (形聲。從心,旡(jì)聲。本義:親愛;喜愛)

(2) 對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摯的感情

惠,愛也。——《爾雅》

愛施者,仁之端也。——《說苑·說叢》

君子自愛,仁之至也。——《法言》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孝經》。沈宏曰:“親至結心為愛。”

愛***叔段,欲立之。——《左傳·隱公元年》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

父母之愛子也,則為之計深遠。——《戰國策》

公夫人甚愛女。——明·崔銑《記王忠肅公翺三事》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唐·韓愈《師說》

非疏骨肉愛過客。——《韓非子·五蠹》。

(3) 又如:愛幸(喜愛寵幸);愛樂(喜愛);愛敬(親愛恭敬;喜愛敬重);愛勞動;愛祖國;愛人民

(4) 男女間有情 [love]

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古詩四首》之三,見《文選》卷二十九

孟嘗君舍人有與君之夫人相愛者。——《戰國策·齊策》。

(5) 又如:愛色(喜歡女色)

(6) 喜好

愛聽古人節義事。——清·袁枚《祭妹文》

晉陶淵明獨愛菊。——宋·周敦頤《愛蓮說》

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宮賦》。

(7) 又如:愛玩(愛好玩賞。後用以指愛好的玩物或對遊玩的喜好)

(8) 愛護

吳廣素愛人。——《史記·陳涉世家》

好自將愛,壹年便健。——《三國誌·方伎傳》。

(9) 又如:愛人以德(按照道德標準去愛護幫助他人);愛物(愛護萬物)

(10) 常常發生某種行為,容易發生某種變化,如:愛發脾氣;愛下雨

(11) 愛惜,珍惜

愛莫助之。——《禮記·表記》。註:“猶惜也。”

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何哉?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不足以死也。——蘇軾《留侯論》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論語·八佾》

不愛死,義也。——柳宗元《駁復仇議》

國事至此,予不得愛身。——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12) 又如:愛身(愛惜生命,貪生怕死)

(13) 舍不得;吝惜

齊國雖褊小,吾何愛壹牛。——《孟子·梁惠王上》

(14) 又

百姓皆以王為愛也。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漢·賈誼《過秦論》。

(15) 又如:愛吝(愛惜,吝嗇)

(16) 貪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宋史·嶽飛傳》

(17) 友愛

兄愛弟敬。——《左傳·隱公三年》

(18) 憐憫、憐恤、同情

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詞性變化

◎ 愛

愛 ài

〈名〉

(1) 惠;仁愛

古之遺愛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韓非子》。

(2) 又如:愛惠(仁慈恩惠)

(3) 尊稱對方的女兒為“令愛”

(4) 姓

常用詞組

愛不忍釋 愛不釋手 愛稱 愛寵 愛答不理 愛戴 愛撫 愛國 愛國主義 愛好 愛河 愛護 愛克斯光 愛憐 愛戀 愛侶 愛美 愛面子 愛莫能助 愛慕 愛昵 愛情 愛人 愛人 愛人兒 愛屋及烏 愛惜 愛悅 愛憎 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