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壹身之陽氣的經脈是督脈。
督脈的介紹如下:
督脈是總督,督促人體精、氣、神的意思。從字的表面含義上看,督脈的“督”字,有總督、督促的含義;從循行路線上看,督脈主要在背部,背為陽。
詳細介紹如下:
循行路線是起於胞中,下出會陰,沿脊柱裏面上行,至頸後風府穴處,進入顱內,並由頸沿頭部正中線,經頭頂、額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帶處(鼻下方)。此外它還有兩個分支。經過的主要穴位有長強、命門、至陽、大椎、百會、人中等。
它之所以叫督脈,是因為有總管、統率的意思。它能總督壹身之陽經,故又稱陽脈之海。此外它與腦、脊髓和腎有密切的聯系。督脈與任脈在傳統的內丹術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如下:
正常人的脈象是平脈,又稱常脈。每分鐘脈搏70-80次,不浮不沈,不大不小,節律均勻,從容和緩,流利有力,尺脈沈取不絕。由於氣候,年齡,性別,體質,勞逸及精神狀態等因素的影響,脈象也會發生某些生理變化。
脈象是中醫學名詞,指脈搏的形象與動態,為中醫辨證的依據之壹。脈象要素指脈象的基本組成部分,包括位、數、形、勢等四個方面。
脈率即每分鐘脈搏搏動的次數。成人在安靜時,每分鐘脈搏為60-100次。正常情況下,脈率和心率是壹致的,當脈率微弱難以測得時,應測心率。
脈搏可隨年齡、性別、情緒、運動等因素而變動。壹般女性比男性稍快。幼兒比成人快,運動和情緒變化時可暫時增快,休息和睡眠時較慢。即脈搏的節律性。正常脈搏的節律是有規則、均勻的搏動,間隔時間相等,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臟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