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伯樂為什麽叫伯樂?

伯樂為什麽叫伯樂?

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鑒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第壹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幹脆稱他為“伯樂”。有壹次,伯樂看到壹匹馬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累得呼呼喘氣,每邁壹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麽。伯樂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壹匹難得的駿馬。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妳還是把它賣給我吧!”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裏馬,直奔楚國,準備獻給楚王。走到王宮近前,千裏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擡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鐘石磐之聲,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裏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楚王壹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妳會看馬,才讓妳買馬,

可妳買的是什麽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裏馬,不過拉了壹段車,又餵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餵養,不出半個月,壹定會恢復體力。”楚王壹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餵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裏之外。後來,這匹千裏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了。伯樂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相馬學家,他總結了過去以及當時相馬家的經驗,加上他自己在實踐中的體會,寫成《相馬經》,奠定了我國相畜學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