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屬於四川省。
資陽,四川省地級市,古代資州下轄的資陽郡,古代文豪萇弘、董鈞、王褒並稱“資陽三賢”,樂至是開國元勛陳毅元帥的家鄉。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南與內江相鄰,北與成都、德陽接壤,東與重慶、遂寧毗鄰,西與眉山相連,是四川省唯壹壹座同時連接成渝“雙核”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資陽公元前135年西漢時期置縣,後設州、郡,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35000年前,古老的“資陽人”開啟了四川人類文明史。
氣候
資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年平均降雨1100毫米,年日照時數130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長達300天。全年雲霧多而日照少,空氣濕度大而晝夜溫差小;平均風速小,大風日數少。資陽市各縣區年平均氣溫17℃左右。
年降水量950mm左右;年日照1250小時左右;最熱月8月,平均氣溫26.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6.5℃左右;極端最高氣溫40.2℃;極端最低氣溫-5.4℃。
就盆地氣候而言,資陽市還具有南-北、東-西氣候過渡帶的特點。境內,西北部龍泉山壹般海拔高度600~1000米,比丘陵區高出300~500米,其產生的空氣下沈增溫減濕作用對資陽氣候也有壹定影響。
資陽市屬於成都嗎
資陽市是屬於成都,屬於四川。
資陽市,位於東經104°21′~105°27′,北緯29°15′~30°17′,處於成都和重慶兩大城市的中間。是四川省連接成渝雙核的中心城市,北靠成都,南連內江,東接重慶、遂寧,西鄰眉山。
資陽市按大的地貌形態資陽市可分為丘陵、河流沖積壩兩種地貌類型。其中以丘陵為主,大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地形主要為龍女半球環狀構造的影響帶,其特點是:結構簡單、地層平緩。
風景名勝:
華嚴洞位於距安嶽縣城東南方56公裏的石羊鎮赤雲管區箱蓋山。這裏的摩崖造像刻於北宋,在“華嚴洞”和“大般若洞”兩大龕窟中***有造像159尊,歷代碑刻題記24處,雕刻精美,規模宏大,保存完好。
花溪谷發源於中江縣,流經金堂、簡陽,在資陽市雁江區保和鎮宴家壩兩河口匯入沱江。全長136.54公裏,資陽市境內河道長34.4公裏,當前已發現的自然景觀有25處,人文景觀13處。
四川資陽歸哪裏管
屬四川省資陽市。
資陽市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北靠成都、德陽,南連內江,東接重慶、遂寧,西鄰眉山,是四川唯壹壹座同時連接成渝”雙核”的區域性中心城市。資陽公元前135年西漢時期置縣,後設州、郡,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35000年前,古老的”資陽人”開啟了四川人類文明史。古代文豪萇弘、董鈞、王褒並稱”資陽三賢”,樂至是開國元勛陳毅元帥的家鄉。資陽於1998年設立地區,轄縣級資陽市、安嶽縣和樂至縣。2000年成立地級資陽市,轄縣雁江區、安嶽縣、樂至縣。幅員面積7962平方公裏,常住人口366。01萬。資陽的城市名片是:”中國西部車城”、”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城市”、”中國節能之都”、”綠色資陽”、”三賢故裏”、”中國長壽之鄉”。
資陽市周朝時屬蜀國。秦昭襄王六年,為秦國蜀郡轄地。西漢時設資中縣。北周時因縣城在資水之北,故稱資陽縣。隋唐時屬簡州、資州。明朝時資州改為資縣。清雍正五年,設資州直隸州。民國時復改為資陽縣。建國後資陽縣屬內江專區,後改為內江地區。1985年屬內江市。1993年資陽縣改為縣級資陽市,由內江市代管。
資陽地區:1998年2月26日,國務院批準:調整內江市行政區劃,設立資陽地區,將內江市的安嶽、樂至2個縣和代管的資陽、簡陽2個市劃歸資陽地區管轄。地區行政公署駐資陽市雁江鎮。1998年4月29日,資陽地區成立。
地級資陽市:2000年6月14日,國務院批準:撤銷資陽地區和縣級資陽市,設立地級資陽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雁江區。資陽市設立雁江區,以原縣級資陽市行政區域為雁江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雁江鎮。資陽市轄原資陽地區的安嶽縣、樂至縣和新設立的雁江區。原資陽地區的縣級簡陽市由省直轄。2000年11月雁江區掛牌成立。12月底資陽市掛牌成立。
四川資陽到成都多遠
成都到資陽86.4公裏,行駛1小時,過路費約45元。
路線:
成都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高速33.4公裏
成資渝高速29.7公裏
資陽
四川資陽市地圖
截止2019年,下轄鎮68個鎮,48個鄉。
雁江區:雁江鎮、松濤鎮、寶臺鎮、臨江鎮、保和鎮、老君鎮、中和鎮、丹山鎮、小院鎮、堪嘉鎮、伍隍鎮、石嶺鎮、東峰鎮、南津鎮、忠義鎮、豐裕鎮、碑記鎮、迎接鎮、祥符鎮。
鄉:新場鄉、回龍鄉、清水鄉
安嶽縣轄32個鎮:嶽陽鎮、興隆鎮、龍臺鎮、通賢鎮、石羊鎮、鴛大鎮、姚市鎮、林鳳鎮、毛家鎮、李家鎮、永清鎮、周禮鎮、馴龍鎮、鎮子鎮、兩板橋鎮;
護龍鎮、元壩鎮、天林鎮、文化鎮、華嚴鎮、石橋鋪鎮、永順鎮、長河源鎮、臥佛鎮、護建鎮、忠義鎮、南薰鎮、思賢鎮、人和鎮、協和鎮、清流鎮、朝陽鎮。
37個鄉:魚龍鄉、來鳳鄉、高升鄉、合義鄉、白塔寺鄉、雙龍街鄉、乾龍鄉、大平鄉、千佛鄉、城北鄉、天馬鄉、悅來鄉、嶽新鄉、偏巖鄉、雲峰鄉;
東勝鄉、頂新鄉、橫廟鄉、高屋鄉、努力鄉、天寶鄉、九龍鄉、嶽源鄉、寶華鄉、拱橋鄉、大墊鄉、城西鄉、石鼓鄉、團結鄉、坪河鄉、瑞雲鄉、和平鄉、建華鄉、龍橋鄉、自治鄉、***和鄉、白水鄉。
樂至縣轄17個鎮、8個鄉:天池鎮、石佛鎮、回瀾鎮、石湍鎮、童家鎮、寶林鎮、大佛鎮、良安鎮、金順鎮、中和場鎮、勞動鎮、中天鎮、佛星鎮、蟠龍鎮、東山鎮、通旅鎮、高寺鎮等17個鎮,龍溪鄉、全勝鄉、孔雀鄉、龍門鄉、雙河場鄉、放生鄉、盛池鄉、涼水鄉。
1、元壩鎮
元壩鎮為地名,隸屬四川省資陽市安嶽縣,安嶽縣下轄鎮。因此地場壩較圓而得名,位於安嶽縣境南部略偏東,居安嶽縣城區東南方向,距安嶽縣城區67公裏。
2、天池鎮
樂至縣天池鎮位於樂至縣城區,幅員面積42.12平方千米,轄26個行政村、12個社區居委會。
衛生事業成績突出,大大小小醫療機構遍布鄉鎮。醫德醫風良好,醫療條件改善。極大地改善了鎮上百姓的就醫情況,得到了百姓的壹致好評。
3、中天鎮
中天鎮隸屬於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位於樂至縣西南部,東鄰樂至縣佛星鎮,南鄰雁江區永太,西鄰雁江區吉祥,北鄰樂至縣高寺鎮。距樂至縣城24公裏,距資陽市區31公裏。且地處資樂路上,是樂至縣的南大門,區位優勢明顯。有30多條,100余公裏鄉、村、社公路連通全鎮,交通條件便利。
4、佛星鎮
佛星鎮位於樂至縣之南,距縣城12公裏,319國道線擦境而過,全鎮下轄27個行政村,309個農村合作社,有耕地36333畝,其中田14942畝、土21391畝。
常年專業種植蔬菜3000余畝,其中大棚蔬菜800余畝,其主要分布在觀音巖村、大石包村、玉皇廟村、保境村。
5、雙河場鄉
雙河場鄉是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轄鄉。1935年置雙河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雙河場公社,1984年置雙河場鄉。雙河場鄉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產油菜籽、棉花。養殖生豬、蠶。
百度百科-資陽市
百度百科-樂至縣
百度百科-安嶽縣
參考自來來源:百度百科-雁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