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白姓的來源 歷史上姓白的名人有哪些

白姓的來源 歷史上姓白的名人有哪些

1、白圭

白圭,戰國時期中原(洛陽)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譽。在魏惠王屬下為大臣,善於修築堤壩,興修水利。《漢書》中說他是經營貿易發展生產的理論鼻祖。他主張減輕田稅,征收產物的二十分之壹。提出貿易致富的理論。主張根據豐收歉收的具體情況來實行“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方法經商。

谷物成熟時,進收糧食;蠶繭出產時收進絮帛,出售糧食。白圭並提出了農業經濟循環說,認為農業的壹個周期為12年。他亦認為經商要按時機,就像孫子吳起用兵、商鞅行法。壹說,水利專家白圭和貿易致富的白圭是兩人。

2、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羋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陜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孫白公勝後代。

熟知兵法,善於用兵,交好秦宣太後和穰侯魏冉的關系很好。輔佐秦昭王,屢立戰功。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伐楚之戰,攻陷楚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

擔任秦軍主將30多年,攻城70余座,為秦國統壹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受封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應侯,接連貶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賜死於杜郵。

3、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壹。白居易與元稹***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4、白行簡

白行簡(776年-826年)唐代文學家,字知退,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人,著名文學家白居易之弟。公元805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累遷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又曾任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職。著有文集10卷,文辭簡易,有其兄風格。

白行簡為貞元末年(805年)的進士。元和13年(818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白行簡與白居易在江州相聚。當白居易被任命為忠州刺史時,白行簡也壹同與兄長溯江而上。

5、白崇禧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廣西桂林市臨桂區會仙鎮山尾人,中華民國陸軍壹級上將,譽為“小諸葛”。軍閥新桂系代表人物,與李宗仁合稱李白。

北伐戰爭時,率廣西軍隊攻至山海關。北伐成功後和蔣介石及其它地方勢力多次開戰。抗日戰爭爆發後,二人動員廣西的軍隊抗擊日軍,合作指揮多場大戰,屢有勝果。曾獲青天白日勛章、抗戰勝利勛章、英國巴士武士勛章等。

百度百科-白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