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的意思是什麽?

物必先腐而後蟲生的意思是什麽?

東西壹定是自己先腐爛,蛀蟲才能生出來。

出自:北宋。蘇軾的《範增論》。

成語故事:秦朝末年,範增為項羽設計鴻門宴借機殺掉劉邦,項羽沒有決心,讓劉邦得以逃脫。劉邦造謠中傷範增,挑撥他們的關系,項羽中計疏遠範增,結果被劉邦所滅。

蘇軾在《範增論》說:“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後讒入之”。

譯文:東西壹定是自己先腐爛,蛀蟲才能生出來。人壹定是先產生疑心,以後讒言才能聽進去。

文章

蘇軾的文學思想是文、道並重。他推崇韓愈和歐陽修對古文的貢獻,都是兼從文、道兩方面著眼的。但是蘇軾的文道觀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獨特性。首先,蘇軾認為文章的藝術具有獨立的價值,如“精金美玉,文章並不僅僅是載道的工具。

其自身的表現功能便是人類精神活動的壹種高級形態。其次,蘇軾心目中的“道”不限於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規律。

所以蘇軾主張文章應像客觀世界壹樣,文理自然,姿態橫生。他提倡藝術風格的多樣化和生動性,反對千篇壹律的統壹文風,認為那樣會造成文壇“彌望皆黃茅白葦”般的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