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期對於《清商樂》的重視,從專門設置了“清商署”的舉措中就可以知道。到了西晉武帝,宮廷裏風行不止,日益發展,以至於在永嘉之亂後,清商署的樂工們四處流散,有赴西域者將其帶進涼州,與龜茲樂結合,組合出壹個新的樂舞種類:《西涼樂》。
《清商樂》的另外壹條發展線路是東晉南遷之後與長江流域的民間歌舞相結合,在包容了《吳歌》《西曲》的基礎上形成了南朝的新樂。《舊唐書·音樂誌》說:“永嘉之亂,五都淪復,遺聲舊制,散落江左。宋梁之間,南朝文物,號為最盛,人謠國俗,亦世有新聲。”這“新聲”大體上分為三類:《吳聲歌曲》《西曲歌》《江南弄》。隨著時代的發展,《清商樂》最終成為包括中原舊樂舞、漢魏雜舞、江南新聲乃至西域《西涼樂》在內的民俗樂舞的統稱。
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