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回紇的解釋

回紇的解釋

回紇的解釋

古代 民族 名兼國名。為 袁紇 後裔,初受 突厥 統轄, 唐 天寶 三年滅 突厥 後建立 可汗 政權, 貞元 四年改稱 回鶻 , 開成 五年被 黠戛斯 所滅,余眾分三支西遷:壹遷 吐魯番 盆地 ,稱 高昌回鶻 或 西州回鶻 ;壹遷 蔥嶺 西 楚河 畔,稱 蔥嶺西回鶻 ;壹遷 河西走廊 ,稱 河西回鶻 。後改稱 畏吾兒 (即今 * 爾 )。也叫 回回 。 參見 “ 回回 ”。 回紇 。我國古代西北方少數民族名。後亦稱“ 回鶻 ”。《舊唐書·回紇傳》:“ 回紇 ,其先 匈奴 之裔也……在 薛延陀 北境,居 娑陵水 側,去 長安 六千九百裏,隨逐水草,勝兵五萬,人口十萬人。”《舊唐書·回紇傳》:“ 元和 四年, 藹德曷裏祿沒弭施合密毗迦可汗 遣使改為 回鶻 ,義取回旋輕捷如鶻也。”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三》:“四年, 回紇 求和親。”《敦煌變文集·張淮深變文》:“ 回鶻 既敗,當即生降。”

詞語分解

回的解釋 回 (③回) í 還,走向原來的地方: 回家 。 掉轉: 回首 (回頭看)。 回顧 。回眸。回曖。妙手 回春 。 曲折 , 環繞 , 旋轉 :回旋。回腸。回廊(曲折回環的走廊)。 答復,答報:回信。回話。回絕。 量詞, 指事 件的 紇的解釋 紇 (紇) é 下等的絲。 紇 (紇) ē 〔紇繨〕同“ 疙瘩 ”,紗線繩等打成的結、小球形或塊狀物。 (紇) 部首 :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