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第壹次印度支那戰爭的結果是什麽

第壹次印度支那戰爭的結果是什麽

第壹次印度支那戰爭的結果是什麽

第壹次印度支那戰爭是壹場政治與軍事交織,正面戰場配合敵後戰場的戰爭,它的勝利為亞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鬥爭提供了豐富經驗。此戰最後的結果是怎樣的呢?

印度支那戰爭持續了7年零6個月,最終法國於1954年5月7日在奠邊府戰役失敗(位於越南的西北部)。奠邊府戰役於1953年11月20日開始,法國傘兵部隊到達那裏,建立根據地,以發動決定性進攻,企圖將越南人民軍擊潰。

亨利·納瓦爾將軍於1953年5月被任命為總司令,為此他做出了全面計劃。修建了兩條C—47s飛機起降的跑道,建起了防禦營地,布置了雷區,設置了鐵絲網柵欄。

1954年1月,1.2萬名法國士兵到達奠邊府,裝備了坦克、大炮和戰鬥轟炸機。但武元甲在山坡上埋伏了5萬人,這些人全副武裝,通過壕溝和坑道相互聯系,使敵人辨不清其真實人數和行動。

1954年3月13日,他們對法軍陣地發動了進攻,重炮將兩條跑道炸毀。法國向美國請求援助,轟炸山上的越盟部隊,但沒有得到幫助。美國沒采取任何行動,他們害怕會又出現壹個朝鮮。

4月末,越南人民軍發動了最後進攻,5月7日下午,在防禦營地的碉堡上飄起了7面紅旗。此次戰鬥中,法國***損失了7000人,越盟損失2萬人。法國在印度支那戰爭中死亡總數為9.4萬人。

1954年5月8日為了給印度支那帶來和平,召開了日內瓦會議。法國、美國、中國和蘇聯以及前印度支那各國的代表包括柬埔寨、老撾、北越(胡誌明為領袖)、南越(保大國王),出席了會議。

法國由新任首相皮埃爾·孟戴斯-弗朗斯為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承認了老撾和柬埔寨的獨立,保持越南現狀(沿北緯17度線分為兩部分),要求法國和北越人在30天內分別撤出北越和南越。印度、加拿大和波蘭成員組成國際監督委員會,負責監督這些條款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