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al/index/index.html
/view/6510.htm#8
特色產品
兵馬俑,唐三彩,青花瓷器,剪紙,青銅器,石雕
地方風味
西鳳酒、桂花稠酒、杜康酒,肉夾饃、饸珞面、水晶餅、火晶柿子、臨潼石榴、羊肉泡饃、蒲城蒸饃、岐山臊子面、五香驢肉、蓼花糖、小米、陜北紅棗、炸油糕、漢中米皮、涼粉、黑米、獼猴桃、富士蘋果
風景名勝
西安(古稱長安)位於渭河南岸。昔日不少帝王以渭河流域為根據地。秦始皇統壹中原,也靠這裏供應糧草和馬匹,這片土地因而號稱“八百裏秦川”,又因東有潼關、南有武關、西有大散關、北有金鎮關,所以又稱為關中平原。四方的關隘,再加上陜北高原和秦嶺兩道天然屏障,使關中平原成為“四塞之國”,是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兵家重地。自西周起,先後有12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1100多年。
秦川八百裏得天獨厚,既得渭河灌溉,又有秦嶺留住熱風,因此熱量充沛,土地青蔥。當地人喜歡歌唱:“烙餅當鍋蓋”、“好女不嫁外”,說的是米麥好,女兒也不願離鄉了。
關中盆地
關中盆地南倚秦嶺,北界“北山”。介於陜北高原與秦嶺山地之間。西起寶雞峽,東迄潼關港口,東西長約360公裏,西窄東寬。總面積39064.5平方公裏。關中盆地是由河流沖積和黃土堆積形成的,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源豐富,機耕、灌溉條件都很好,是陜西自然條件最好的地區,號稱“八百裏秦川”。基本地貌類型是河流階地和黃土臺塬。渭河橫貫盆地入黃河,河槽地勢低平,海拔326~600米。從渭河河槽向南、北南側,地勢呈不對稱性階梯狀增高,由壹二級河流沖積階地過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壹級或二級黃土臺塬。階地在北岸呈連續狀分布,南岸則殘缺不全。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應的多級階地。寬廣的階地平原是關中最肥沃的地帶。渭河北岸二級階地與陜北高原之間,分布著東西延伸的渭北黃土臺塬,塬面廣闊,壹般海拔460~800米,是關中主要的產糧區。渭河南側的黃土臺塬斷續分布,高出渭河約250~400米,呈階梯狀或傾斜的盾狀,由秦嶺北麓向渭河平原緩傾,如岐山的五丈原,西安以南的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的陽郭原,華縣的高塬原,華陰的盂原等,目前已發展成林、園為主的綜合農業地帶。
陜北山地
包括榆林市和延安市,它們都在陜西的北部,所以稱做陜北。
陜北是中國的革命聖地。黨中央和毛主席等老壹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裏生活戰鬥過13年,留下了壹大批寶貴的革命文物、革命紀念地和豐富的精神財富——陜北革命精神。全市境內的革命文物達140多處,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延安市區內的鳳凰山舊址、楊家嶺舊址、棗園舊址、王家坪舊址、子長縣瓦窯堡(原中***中央政治局會議舊址)等國家級保護文物。省級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區內的陜甘寧邊區政府舊址、南泥灣舊址,吳旗縣、誌丹縣、子長縣、安塞縣革命舊址、舊居、劉誌丹陵園、謝子長陵園、洛川縣馮家村“洛川政治局會議舊址”等。
陜南山地
包括漢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
關中以南的秦巴山地,兩山夾壹川的地勢結構十分突出。秦嶺、巴山的西部有漢中盆地,東部為安康盆地。主要由古生界變質雜巖組成,是陜西農林特產和有色金屬資源的富集區。總面積74017平方公裏。
陜境秦嶺是秦嶺山系的骨幹,山坡北陡南緩,山勢巍峨壯麗。壹般海拔1500~3000米,高出關中盆地和漢中盆地1000~3000米。主脈分布在山地北部,有許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構成秦嶺山地的高山、中山地形。太白山古冰川作用留下的冰蝕冰磧地形保存完好。秦嶺以太白山為主峰,由西分為三支,由北而南山勢漸低,至漢中盆地邊緣已成低山丘陵。太白山以東山勢逐漸遞減,在商洛地區山勢結構如掌狀向東分開,間以紅色斷陷盆地和河谷平地。盆地和河谷平地保存有二至三級階地。北陡南緩的山勢導致北坡溪峪短急,南坡諸水源遠流長,斷切東西走向山嶺,形成許多峽谷,水力資源豐富,為建設中小型水利電力工程提供了條件。
川陜間的大巴山走向西北——東南,壹般海拔1500~2000米,高出漢江谷地1000~1500余米,東西長約300余公裏,通常把任河以西稱米倉山,以東稱大預山。大巴山北側諸水註入漢江,上遊系峽谷深澗,中、下遊迂回開闊,形成許多山間小“壩子”。壩子中有兩級河流階地,農田、村鎮較為集中。寧強、南鄭、西鄉、鎮巴和鎮坪等縣由灰巖組成的山地,巖芽、溶溝、落水洞、溶洞、地下暗河等巖溶地形發育,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豐富。漢江谷地以西屬嘉陵江上遊低山、丘陵區,地勢起伏較和緩,谷地較開闊,是陜、川間主要的水陸通道。
著名的漢中、安康盆地,是陜西主要的農業區和亞熱帶資源寶庫,也是陜西水稻和油菜的主要產區!
陜西境內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延安革命遺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漢至宋 漢中市
大雁塔 唐 西安市
小雁塔 唐 西安市
興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墻 明 西安市
西安碑林 漢至近代 西安市
藥王山石刻 隋至明 銅川市
半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豐鎬遺址 周 西安市長安區
阿房宮遺址 秦 西安市
漢長安城遺址 西漢 西安市
大明宮遺址 唐 西安市
黃帝陵 黃陵縣
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臨潼區
茂陵(漢武帝劉徹墓) 西漢 興平市
霍去病墓 西漢 興平市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禮泉縣
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 唐 乾縣
順陵(武則天之母楊氏墓) 唐 鹹陽市
陜西境內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西安事變舊址 1936年 西安市
藍田猿人遺址 舊石器時代 藍田縣
周原遺址 西周 扶風縣、岐山縣
司馬遷墓和祠 西漢至宋 韓城市
陜西境內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瓦窯堡革命舊址 1935年 子長縣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 1937-1946年 陜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彬縣
鐘山石窟 北宋 子長縣
昭仁寺大殿 唐 長武縣
西嶽廟 明至清 華陰市
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
秦雍城遺址 東周 鳳翔縣
秦鹹陽城遺址 戰國至秦 鹹陽市
黃堡鎮耀州窯遺址 唐至元 銅川市
長陵 西漢 鹹陽市
杜陵 西漢 西安市長安區
橋陵 唐 蒲城縣
陜西境內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姜寨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臨潼區
鄭國渠首遺址 戰國 涇陽縣
魏長城遺址 戰國 華陰市、大荔縣 、韓城市
統萬城遺址 十六國 陜西省靖邊縣
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包括青龍寺遺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隋、唐 麟遊縣
灞橋遺址 隋-元 西安市
華清宮遺址 唐 西安市臨潼區
武侯墓 三國 勉縣
泰陵 隋 鹹陽市
永陵 西魏 富平縣
仙遊寺法王塔 隋 周至縣
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縣
西安鐘樓、鼓樓 明 西安市
水陸庵 明 藍田縣
延壹井舊址 清 延長縣
陜西境內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甜水溝遺址 舊石器時代 大荔縣
花石浪遺址 舊石器時代 洛南縣
元君廟--泉護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縣
康家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老牛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商 西安市
櫟陽城遺址 戰國至漢 西安市
京師倉遺址 西漢 華陰市
良周遺址 秦、漢 澄城縣
東渭橋遺址 唐 高陵縣
玉華宮遺址 唐 銅川市
西漢帝陵 西漢 鹹陽市、西安市
唐代帝陵 唐 富平縣、蒲城縣、三原縣、涇陽縣、禮泉縣、乾縣
三原城隍廟 明 三原縣
鳩摩羅什舍利塔 唐 戶縣
公輸堂 明 戶縣
倉頡墓與廟 明、清 白水縣
泰塔 北宋 旬邑縣
香積寺善導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隍廟 明、清 西安市
白雲山廟 明、清 佳縣
八雲塔 唐 周至縣
涇陽崇文塔 明 涇陽縣
彬縣開元寺塔 北宋 彬縣
韓城普照寺 元 韓城市
韓城文廟 明 韓城市
韓城城隍廟 明 韓城市
黨家村古建築群 明、清 韓城市
耀縣文廟 明 銅川市耀州區
澄城城隍廟神樓 明 澄城縣
鎮北臺 明 榆林市
重陽宮祖庵碑林 元至清 戶縣
慈善寺石窟 隋、唐 麟遊縣
洛川會議舊址 1937年 洛川縣
楊家溝革命舊址 1947~1948年 米脂縣
陜西境內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龍崗寺遺址 舊石器時代至漢 南鄭縣
石峁遺址 新石器時代 神木縣
石摞摞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 佳縣
李家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鄉縣
北首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寶雞市
東龍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漢 商洛市
橫陣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陰市
李家崖城址 商至周 清澗縣
梁帶村遺址 周 韓城市
楊家村遺址 周 眉縣
法門寺遺址 南北朝至清 扶風縣
麟州故城 唐至明 神木縣
秦東陵 秦 西安市
張騫墓 漢 城固縣
明秦王墓 明 西安市
蔡倫墓和祠 清 洋縣
精進寺塔 唐至宋 澄城縣
長安聖壽寺塔 唐 西安市
長安華嚴寺塔 唐 西安市
百良壽聖寺塔 唐 合陽縣
昭慧塔 唐 高陵縣
開明寺塔 唐 洋縣
大秦寺塔 宋 周至縣
太平寺塔 宋 岐山縣
武陵寺塔 宋 永壽縣
神德寺塔 宋 銅川市
法王廟 宋至清 韓城市
北營廟 元 韓城市
五門堰 元 城固縣
吳堡石城 明至清 吳堡縣
周公廟 明至清 岐山縣
榆林衛城 明至清 榆林市
張良廟 明至清 留壩縣
扶風城隍廟 明至清 扶風縣
玉皇後土廟 明至清 韓城市
玄武廟青石殿 明 合陽縣
慶安寺塔 明 渭南市
鹹陽文廟 明 鹹陽市
盤龍山古建築群 明 米脂縣
姜氏莊園 清 米脂縣
豐圖義倉 清 大荔縣
靈巖寺摩崖 漢至民國 略陽縣
石泓寺石窟 隋至明 富縣
楊珣碑 唐 扶風縣
萬安禪院石窟 宋 黃陵縣
易俗社劇場 民國 西安市
渭華起義舊址 1927年 華縣
吳旗革命舊址 1935年 吳起縣
保安革命舊址 1936年~1937年 誌丹縣
最佳旅遊時間
每年3-11月是旅行陜西的最佳時間,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分析。
3-5月份,總體來說氣候不錯,但壹定要註意天氣預報,別在陜北和關中碰上風沙天氣,否則妳找旅館時開口就會問能不能洗澡。而且,如果妳看黃河的話,這個季節正是黃河的枯水期,她會比較纖細,不過看壺口瀑布倒是不用太擔心,涓涓細流在這裏都能發出激昂的咆哮。
6-8月份,如果妳是去關中以及陜南壹些地方,可以消夏避暑,如果去陜北徒步,那就要帶好齊全的防曬用品、墨鏡、足夠的水、換洗衣裳,在大太陽底下,老實說,有些自虐。
8-11月份是黃金季節,要註意的就是天氣有些轉冷,晝夜溫差會加大。
另外,冬天除了冷點,也沒其它麻煩,尤其過年期間有許多民間慶祝活動,是看安塞腰鼓、洛川鼙鼓、宜川胸鼓和陜北秧歌的最好時候。
陜西真的很美。陜西人民熱情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