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WALKMan是什麽意思?

WALKMan是什麽意思?

Sony公司出的隨身聽 都叫Walkman 字面翻譯來就是走路的人 也就是可以邊走邊聽的意思吧!世界上第壹款隨聲聽是由Sony公司於1979年研發出來的Walkman便攜磁帶播放器,標誌著便攜式音樂理念的誕生,而Walkman壹詞也從此成為了便攜式音樂播放器的代名詞了。隨聲聽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幾年了,其間不斷的湧現出新的音樂標準及品種,目前尚在流行的隨聲聽主要有Walkman、Discman、MD、MP3播放器四種。其中Walkman在本文中泛指采用模擬錄音方式的磁帶隨身聽,而後三種就是我今天主要介紹的數碼隨身聽。

首先簡單的講講磁帶為播放介質的Walkman磁帶播放器。自從飛利浦公司在1966年發布了第壹盒錄音磁帶以來,作為壹種音樂存儲介質,它在市場上的普及程度已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而磁帶的價格也是在目前主流的4種隨聲聽存儲介質中最低。磁帶方便的錄音功能和良好的防震性能更早已得到廣泛認可。Walkman最大的缺陷是因為它采用的模擬錄音方式,依靠磁帶上磁感顆粒的分布記錄聲音,因此它的音質幾乎和現在的數碼音質無法比較,而且在如此之長的壹根‘帶’上要快速找到其中壹首歌也相當困難。雖然目前有壹些如杜比降噪等技術來彌補音質上的弊病,並且壹些中檔機型都采用了壹種快速查找壹首歌的開頭和末尾的方法,實現了直接選擇歌曲的功能,不過Walkman畢竟在眾多數碼隨身聽面前已是強弩之末,目前它最實的地方就在於學習外語,而部分學生之類的口袋癟癟人士,也會首選價格上比較便宜的Walkman(專業領域及高端應用者除外)。

接下來登場的是三種數碼隨身聽中的老大——Discman(CD player)。Discman是由SONY在1984年推出的,在此後的數年內,這款產品風靡了全球,不過由於Discman價格居高不下,並且CD碟片通常比普通的磁帶貴上數倍,所以Discman進入國內主流市場大概也只有四五年左右。目前,Discman的價格已經回落到比較合理的價位,壹般五六百元就可以買到壹臺日產的低端產品,國內生產的還要更加便宜。至於Discman優點,即使在數碼音樂高速發展今天,CD依然是最高音質的代名詞,它的音頻範圍已經超出了人耳聽覺範圍,是磁帶所望塵莫及的!壹些在Walkman上是“高級”的功能如自動選曲、單曲重播、任選重播等,在Discman上只是基本功能而已。而Discman最大的不足之處,莫過於體積太過於龐大,攜帶相當不便,壹般情況下很少有人會把它掛在腰上或者放在衣袋裏,帶它出門最好背個包包!另外壹點就是隨身聽在移動時使用,激光頭讀取數據會產生停頓,目前雖然已經有不少的防震技術,不過還是會對音質或電池使用時間產生影響。目前出產Discman的廠商有很多,主要有索尼(SONY)、松下(Panasonic)、健伍(Kenwood)、愛華(aiwa)、飛利浦(Philips)等,國內的市場大部分已經被SONY與松下所占領,就連在Walkman市場上大出風頭的愛華也只能在SONY與松下的夾縫中生存。其中SONY是CD標準的制定者,在DISCMAN的制造上具有壹定的優勢。價格上高中低檔均提供不同的選擇,因此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音質上索尼以準確細膩為特色,聲底較暖,比較耐聽。相對與SONY來說,松下無疑就是後來居上的典範,日方的統計數字來看,松下Discman的銷售數字已經遠遠超過了SONY。松下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不過最重要的是價格低廉,無論是Walkman還是Discman,幾乎每壹個同檔次的產品上,松下的價格都要比索尼更低,或者能夠提供給更多的配件。

目前在三種數碼隨身聽裏最流行的是MD與MP3機。

MD是MiniDisc的縮寫,首次於1992年由SONY發表(怎麽又是SONY?),是壹種專為唱片出版業界設計的磁光碟儲存媒體,其音質可接近於CD,目前在以日本為主的亞洲地區相當風靡。1993年,SONY又發表電腦儲存資料用的MD Data Drive(和電腦上用的MO差不多了)。所謂迷妳光碟,它存儲音樂的物理介質是壹張置於小型塑料殼內的160MB(數據模式下140MB)的小小碟片,大約能夠存放74分鐘的音樂,並且可以無數次的重復抹寫音樂數據。

MD格式主要定義了兩種新的音樂光碟:壹種是可錄的磁光碟,供家庭錄音用;另壹種是不可錄的光碟,供發行音樂用(實際上還有壹種不常見的混合模式)。兩種格式的光碟的大小都是64mm,采用了被稱為ATRAC的音頻壓縮技術以及特定的存貯格式。也正因為有這種音頻壓縮技術的存在,便利MD能夠存放壓縮後大約60~80分鐘的44.1Khz、立體聲的音樂。讓MD如此火暴的原因有許多,最重要的莫過於它的體積相對於Discman小巧許多。MD可擦寫磁光盤本身的直徑只有64毫米,厚度為1.2毫米,它內置於72×68×5毫米的硬塑料保護套中,看起來就和壹張電腦用的三寸盤差不多結構,不過實際尺寸比三寸盤更小。以遠小於CD片的載體,卻可以享受近似於CD的音質,這就是它最大的成功之處。而且MD光盤的耐久性高也是有目***睹的,和磁帶的相當糟糕的錄音品質以及CD容易磨損的特點相比較,MD幾乎沒有任何物理缺陷,基本上外界因素不太會對MD磁光盤造成影響。另外,MD類似電腦硬盤扇區的存儲方式可以輕松的把歌的位置移來移去,以及自由拆分或組合曲目段。MD的缺點也是比較多的。如價格昂貴(機子、碟片、最好還要有臺電腦或者是Discman+壹大堆CD)、錄制音樂時間較長(即使從電腦上錄歌,也並不能像拷貝文件壹樣方便,要錄制多長時間的音樂就要花多久的時間)、作為數據載體比較麻煩、作為隨身聽體積還是偏大等。正是因為SONY的巨資大力推廣、良好的商業運做、豪華包裝、巨大的品牌號召力等等,促成了MD的成功。目前MD的品牌不多,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有SONY、SHARP(夏普)、松下、愛華、先鋒等,其中SONY與SHARP是MD市場上的“絕代雙嬌”,不管在技術上還是在產品上,都有各自的過人之處,其它的廠商都使用這兩家的機芯,或者直接OEM他們的產品。

最後該輪到數碼隨身聽裏的小弟弟——MP3播放器(隨身聽)了。1998年,韓國世韓(SEAHA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壹臺MP3隨身聽,在此後的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裏,隨著MP3音樂格式的風靡全球網絡,MP3隨身聽就在各大世界級的生產廠商的推崇下越來越趨於成熟,以其快捷的文件傳輸錄音,而且外形是越來越酷,功能是越來越多,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除日本外,它們堅守著自己的MD陣營),越來越受到廣大追求時尚的新潮壹族的喜愛。MP3是為了壓縮音樂而開發處理的壹種數學算法,主要用於快速而有效地傳播音頻。隨著因特網的迅猛發展,再加上Scour.net,Napster和MP3等提供音樂下載的網絡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MP3迅速成為上網臺式電腦首選的音頻格式。MP3是如此的流行,人們夢想著能把它也用在便攜的消費電子產品中。為此,需要找到壹種存放音樂文件的存儲媒質。有關Discman與MD的缺點,其實恰恰正是MP3機的優點。MP3機由於音樂是存儲在固態的Flash閃存中,沒有了機械傳動部分,就不怕因為物理碰撞引起的振動,並且在外形設計上也沒有了光碟尺寸的限制,可以隨心所欲的設計出又小巧又酷的造型。另外與MD相比,MP3機還有壹個很大的優勢在於其“錄音”過程-只需把音樂文件從計算機上簡單復制過來即可。換言之,錄音時間比實際播放時間短得多,只需幾分鐘就能得到相當與壹張CD長度的音樂,再加上MP3音樂的“片源”網上到處都是,這可是MD忘塵莫及的。不過,MP3機也有壹個致命傷——音質太差。眾所周知MP3音樂格式是通過了高效的有損壓縮的,音質與CD根本無法相比,即使與同樣壓縮過的MD相比,也是差了不少,這就是MP3音樂至今為真正的音樂愛好者所不恥的主要原因(特別是配上好的耳機後,兩者音質的好壞相當明顯)。MP3另壹個不足之處在於它所使用的閃存的價格昂貴,目前壹般的MP3機只配有32或64MB的閃存,大概只能錄6-15首歌曲,即使妳的機型能夠擴充閃存,只怕也要壹筆不小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