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好龍的意思是比喻說是愛好某事物,其實並不真愛好。
葉公好龍 [ yè gōng hào lóng ]
釋義: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出處:漢·劉向《新序·雜事》記載: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器物上刻著龍,房屋上也畫著龍。真龍知道了,來到葉公家裏,把頭探進窗子。葉公壹見,嚇得拔腿就跑。
語法:主謂式;作定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言不由衷、兩面三刀、表裏不壹、口是心非。
反義詞:名副其實、名實相符、表裏如壹。
擴展資料:
筆順
1、言不由衷 [ yán bù yóu zhōng ]
話不是從內心發出來的,即說的不是真心話。由:從。衷:內心。
出處:清·龔自珍《對策》:“進身之始;言不由衷。”
白話譯文:清·龔自珍《對策》:“話不是從內心發出來的,即說的不是真心話。”
2、表裏如壹 [ biǎo lǐ rú yī ]
說話、行動和心裏所想的完全壹致。
出處: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論語·顏淵》:“行之以忠者;是事實要著實。”
白話譯文:春秋孔子及其弟子《論語·顏淵》:“以忠義為原則處事的人,正是事情所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