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考妣的意思和讀音

考妣的意思和讀音

考妣的讀音是kǎobǐ,考妣的意思是父母的別稱。

考妣是漢語詞語,父親和母親的尊稱,特指已故的父親和母親。語出《禮記·曲禮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漢鄭玄註:“考,成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於考也。”古代墓碑上常刻有“顯考”、“顯妣”、“先考”、“先妣”。古代也有用以稱在世的父母,如《爾雅·釋親》:“父曰考,母曰妣。”晉郭璞註引《蒼頡篇》:“考妣延年。”

考字原指父親,不論是健在的已故的。老字甲骨文畫側身壹老叟,長發遮臉,佝背站立,向前探手,壹副顫顫巍巍的樣子。金文和篆文探前的手變成匕字,實無道理。這個誤增的匕,讓老字不好講。幸好有甲骨文保留真相,才敢斷言,匕是手的訛變。如果匕還原成手,撫摸壹小子的頭頂,這便是孝字的篆文了。

老叟膝下,小子承歡,便是現場盡孝。如果小子跑掉,加個古文的柯字做聲符,那就是考字了。考字下面的丂(音kē),在古文是枝柯的柯,象形。請看可字,正是從口丂聲。同樣,考字也是從老丂聲。不過考所從的老字探前的手已省略了,所以確切說應該是從老形,丂聲。

考字父親原義,今僅存留墓碑之上,平常稱呼已不使用。常使用的是考試、考核、考察。這些考皆借用,本來應該用考。考就是晚造的敲。古人檢驗陶器,敲敲聽聲,便知好壞。

妣字原指母親,不論是健在的已故的。妣字篆文從女比聲,是很壹般的形聲字,不足奇。奇在妣字的甲骨文,既無女旁,又無比聲,有點像阿拉伯數字的5,這也就是今之匕bǐ。

篆文

篆文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隸、楷之間的過渡。

小篆是秦始皇統壹中國後,由李斯等人整理的文字,這種文字“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小篆字形呈縱勢,筆畫粗細劃壹,勻圓齊整,排列齊整。用筆圓潤而略粗的叫做“玉箸篆”,用筆較細而圓勁挺直的叫做“鐵線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