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出自壹個故事我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什麽

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出自壹個故事我知道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什麽

成語“胸有成竹”的故事和傳說

文同(1018~1079年),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縣(今屬綿陽市鹽亭縣)人,著名畫家、詩人。字與可,號笑笑先生、笑笑居士,人稱石室先生,曾任湖州太守,故亦稱文湖州。

文同畫的竹子遠近聞名,以至登門求畫的人紛至沓來。為了畫好竹子,他就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上了各種各樣的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嚴寒酷暑,他總是在竹子邊觀察竹子的生長情況,仔細地觀摩竹子的長短粗細,葉子的顏色和形態。有壹次狂風大作,天空烏雲滾滾,眼看就要下雨了,文同不顧大雨將至,拿著鬥笠壹頭紮進山上的竹林。就這樣,他長年累月對竹子進行觀察和研究,竹之形、竹之韻,了然於胸。

由於文同長年累月地對竹子作了細致入微的觀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狀有何變化;在陰、晴、雨、雪天氣,竹子的顏色、姿勢又有什麽不同;在強烈的陽光照耀下和在皎潔的月光映射下,竹子又有什麽兩樣;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形態,他都摸得壹清二楚。

文同畫竹時,都是先在心中將竹子的概圖布局妥善後,即“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栩栩如生的竹子,彈指間就躍然紙上。當時詩人晁補之曾說:“文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這就是“胸有成竹”這壹句成語的由來。人們用“胸有成竹”來比喻在做什麽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胸中有腹稿。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準備,對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沈著。

文同的壹生悠遊於道家的至理之中,為人淡泊名利、與世無爭。他經常以竹子的“得誌遂茂而不驕,不得誌瘁瘠而不辱,群居不倚,獨立不懼”自勉。意思是:騰達得誌時不驕矜,潦倒不得誌時不氣餒,不拉關系也不套交情,為了原則就算獨自壹人也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