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謠所提到的內容,基本是來自於蒙學讀物《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俗稱“三百千”。
大家知道,《三字經》的作者是王應麟(1123-1296),南宋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通俗易懂的文字表達,與瑯瑯上口的韻語形式,使《三字經》達到家喻戶曉的地步,不僅列入現在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導讀》(小學生讀本),而且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作《兒童道德叢書》之壹,在全世界範圍內加以推廣。
大家也知道,《千字文》的作者是周興嗣(502-549),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千字文》不僅對仗工整,條理貫穿,而且文才斐然,令人拍案叫絕,被稱為才子奇書。許多人不僅把它當作壹部啟蒙教材來讀,而且作為學習書法的絕好範本。很早,它就涉洋渡海,傳播於世界各地。日本不僅有多種版本,而且出現了很多內容各異,但都以《千字文》為名的作品。1583年,朝鮮就出版了以朝語釋義註音的《石峰千字文》。1831年,《千字文》被譯成英文。此後,相繼出現了《千字文》的法文本、拉丁文本、意大利文本。
《百家姓》是我國流行最久、流傳最廣的壹種蒙學教材。全文把四百三十八個姓氏輯為四言韻文,雖無文理,卻讀來順口,易學好記,頗具實用性,為雅俗所***賞,於古今都是有裨益的。《百家姓》不僅在漢族中廣為流傳,其譯本也在少數民族中傳播,如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由此可見,《百家姓》的影響是深遠的。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百家姓》的作者是錢儼。
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陸遊(1125-1210),最早在《秋日郊居》詩的註釋中提到《百家姓》。
南宋王明清,在《玉照新誌》卷三雲:“市井間所印百家姓,明清嘗詳考之,似是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何則?其首雲‘趙錢孫李’,蓋錢氏奉正朔,趙乃本朝國姓,所以錢次之,孫乃忠懿之正妃,又其次,則江南李氏。次句雲‘周吳鄭王’,皆武肅而下後妃,無可疑者。”
明代人李詡,則籠統地說:“必宋人所編也。”
清朝康熙年間的王相,認為是“宋初錢塘老儒所作。”
鑒於此,我作為吳越錢氏武肅王後裔第37世孫,經過認真考證,曾撰寫了《〈百家姓〉著者考》,發表在有關報刊上。錢儼是“宋人”,也是“宋初錢唐老儒”,還是“兩浙有國時的小民”,更是“兩浙錢氏”。
簡要地說,錢儼(937-1003),字允誠,吳越錢武肅王錢鏐之孫,吳越錢文穆王錢元瓘之第十子,吳越錢忠懿王錢弘俶之異母弟。本名“弘信”,後因避宋諱去掉“弘”字,單名“信”;再後,又改“信”為“儼”。宋太宗稱他為“儒者”。他曾以“小民”的名義,撰寫《吳越備史》。史載,吳越國中重要詞翰多出錢儼之手。
最後,還要介紹壹下,我家珍藏至今的《吳越錢氏宗譜》(炤流光譜舊本),甲部,世系總圖五,靖宣公(錢儼)諸子圖載,靖宣(錢儼)子九人(昭願、昭應、昭聰、昭慈、昭憲、昭聽、昭惣、昭恁、昭愬)。“我祖聰公,其季子也。靖宣歿,二兄先公卒。公悉推產與弟侄,惟收靖宣文籍圖書而已。”由此,不僅證明南宋王明清的考證是嚴謹的,而且也證明吳越錢氏家乘,對我們海內外研究蒙學讀本《百家姓》肯定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