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金箍棒是《西遊記》中孫悟空所使用的兵器。金箍棒兩頭是兩個金箍,中間是壹段烏鐵;緊挨箍有鐫成的壹行字:“如意金箍棒,壹萬三千五百斤。”在平常所見的各種金箍棒的形象是壹根兩頭各有壹段金色的箍,中間為黑色的鐵棒。
“天河底定神珍鐵”原是太上老君的作品,後被大禹求得,治水時用做定江海淺深的壹個定子,後為孫悟空所得,成為其打鬥的兵刃,又名“如意金箍棒”。
孫悟空得到後,能隨心意隨意變化大小,而且似乎它只聽孫悟空的。在書中金箍棒被奪走過,但沒有任何其他神仙或者妖怪能夠讓金箍棒隨意變化。平時孫悟空將金箍棒變成繡花針大小,藏在耳內,臨敵時,從耳內取出,馬上變成碗口粗細的壹根鐵棒。它還能隨身體大小變化而按比例改變大小,孫悟空變成昆蟲,金箍棒同樣還是能藏在耳內,而不會無法隨身攜帶。這也是取名“如意金箍棒”的含義。
擴展資料
金箍棒問世也很早,出於鴻蒙初判、天地初分之時,由此也可見其的確是壹個具有靈性的上古神物,老君把它鑄成的如意金箍棒,所以又名靈陽棒 ,原本是在天界也被視為神器用於鎮天河之用,因為它有強大的神力與靈性,因此它能鎮得住水妖海怪,所以用於鎮天河其實也說明它是具有強大神力的神兵,後被大禹借走治水,功成後將其放於東海鎮海。
龍王對金箍棒威力的形容 ,老龍道:“莫說拿,莫說拿!那塊鐵,挽著些兒就死,磕著些兒就亡,挨挨兒皮破,擦擦兒筋傷!”
早期的金箍棒在於孫悟空,卻絕不僅僅是壹件遇神殺神,披荊斬棘的武器而已。金箍棒自從得之於孫悟空,幾乎是時刻未曾離身,久而久之,仿佛是猴子壹體。被勾魂下地獄,酒醒之後,眼看不對,掣開棒子就打;丟在老君爐子裏煉,七七難滿,出爐便掣出如意棒,打得那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形。
金箍棒保了唐僧依然是野性難馴:抓小白龍,打;抓豬八戒,打;抓沙僧,不由分說,依然打。五莊觀,聽幾句罵,直接把鎮元子人參果樹砸了;打六賊,凡夫俗子也動那如意金箍;打白骨,惱到唐僧甚至把美猴王開除。這個時候的孫猴子,還稱不得“悟空”,金箍棒,也僅僅是壹件浴血的“兇器”。
百度百科-如意金箍棒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