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壹貫的拼音

壹貫的拼音

壹貫拼音yīguàn。

基本釋義:(形)始終如壹,不曾改變[allalong;consistent;persistent]。語出《論語·裏仁》“吾道壹以貫之”。用壹種道理貫穿:故能壹貫萬機,靡所疑惑。

近義詞:通常、不斷、向來、壹直、素來、平素

反義詞:偶爾、偶然

用“壹貫”造句:

1.黨的壹貫政策是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2.在國際事務中,我國政府壹貫主持公道。

3.學習上他壹貫不努力。

4.他對工作壹貫認真負責,當會計十多年,每壹筆帳都不失圭撮。

例句:

1、用壹種道理貫穿於萬事萬物。

《論語·裏仁》:"吾道壹以貫之。"?邢_?疏:"言夫子之道唯以忠恕壹理以統天下萬事之理。"

《後漢書·張衡傳》:"親履艱難者知下情,備經險易者達物偽,故能壹貫萬機,靡所疑惑。"

唐張九齡?《故河南少尹竇府君墓碑銘序》:"形有萬殊,道以壹貫。"

2、.同壹個道理。

《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亡國之主壹貫。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陽尊陰卑》:"夫喜怒哀樂之發,與清暖寒暑,其實壹貫也。"

唐劉禹錫《天論下》:"大凡入乎數者,由小而推大必合,由人而推天亦合。以理揆之,萬物壹貫也。"

宋?葉適?《宜興縣修學記》:"上該千世,旁括百家,異流殊方,如出壹貫。"

3、同樣;壹樣。

《莊子·德充符》:"胡不直使彼以死生為壹條,以可不可為壹貫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韓非子·顯學》:"磐石不生粟,象人不可使距敵也。今商官技藝之士,亦不墾而食,是地不墾,與磐石壹貫也。"

唐?白居易?《答崔侍郎錢舍人書問因繼以詩》:"窮通與遠近,壹貫無兩端。"

清?顧炎武?《太原寄王高士錫闡》詩:"貴此金石情,出處同壹貫。"

葉景葵?《序》:"淆良窳為壹貫,因內_而成蚩,此又壹誤也。"

4、連貫;相聯。

明?楊慎?《升庵詩話·絕句四句皆對》:"唐絕萬首,惟韋蘇州'踏閣攀林恨不同'及劉長卿'寂寂孤鶯啼杏園'二首絕妙,蓋字句雖對,而意則壹貫也。"明?謝榛?《四溟詩話》卷壹:"若'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意在壹貫,又覺閑雅不凡矣。"?

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上下兩句互誤例》:"'勝'、'升'古通用,謂十壹月水方用事,而火氣已上升也,正說'冬至火從之'之義,如此則與下文壹貫矣。"

5、從不改變;壹向如此。

唐柳宗元《非國語上·大錢》:"古今之言泉幣者多矣。是不可壹貫,以其時之升降輕重也。"清?侯方域《湯禦史傳》:"沈相國壹貫傾其同官沈鯉,大興妖書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