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經驗主義是什麽意思

經驗主義是什麽意思

經驗主義:指通過自身主觀肯定或否定世界觀。

經驗主義亦稱“經驗論”。壹種認識論學說。與“理性主義”相對。認為感性經驗是知識的唯壹來源,壹切知識都通過經驗而獲得,並在經驗中得到驗證。有唯物主義經驗論和唯心主義經驗論。

前者如英國哲學家、教育家洛克,他否定天賦觀念說,認為“我們的壹切知識都是建立在經驗之上的,而且歸根結底是來源於經驗”,認為心靈就像白板,心靈中的壹切知識來自對事物進行觀察而獲得的感性經驗,而心靈也具有壹種對感覺印象進行區分、比較和概括的官能。

擴展資料:

分類:

溫和的經驗主義:

自16世紀起,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爭論以壹種溫和的方式再次爆發。F.培根依據實驗科學,強調感性經驗在認識中的作用。

同時,他並沒有把人的認識局限在感性經驗上,而是承認了理性認識的必要性。他認為只有把感性和理性結合起來,運用科學實驗和客觀分析,才能克服認識上的混亂,推動知識的進步。

繼培根之後,J.洛克通過對以笛卡爾為代表的天賦觀念論和以G.W.萊布尼茨為代表的唯理論的批判,竭力肯定了經驗主義的原則。

激進的經驗主義:

激進的經驗主義認為,壹切知識都來源於經驗,都可以追溯其起源;不僅沒有任何天賦的或先天的命題。

激進的經驗主義者強調感覺經驗而否認理性思維,在他們看來,理性認識是抽象的、間接的認識,思想愈抽象則愈空虛,愈不可靠,愈遠離真理。所以,他們持極端唯名論的觀點,根本否認抽象,否認有普遍概念和普遍命題。

例如,J.S.穆勒認為,邏輯和數學的命題也是從經驗中來的,其所以為真理也只是因為它們在經驗中總被發現是這樣的,因而它們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必然的真理,甚而有可能為將來的經驗所修正。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經驗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