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古詩大全 - 湯顯祖所寫的“臨川四夢”分別是什麽?

湯顯祖所寫的“臨川四夢”分別是什麽?

《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 《牡丹亭》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在壹座花園的梅樹下立著壹位佳人,說同他有姻緣之分,從此經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寶之女名麗娘,才貌端妍,從師陳最良讀書。她由《詩經·關雎》章而傷春尋春,從花園回來後在昏昏睡夢中見壹書生持半枝垂柳前來求愛,兩人在牡丹亭畔幽會。杜麗娘從此愁悶消瘦,壹病不起。她在彌留之際要求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囑咐丫環春香將其自畫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陽安撫使,委托陳最良葬女並修建“梅花庵觀”。三年後,柳夢梅赴京應試,借宿梅花庵觀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麗娘畫像,發現杜麗娘就是他夢中見到的佳人。杜麗娘魂遊後園,和柳夢梅再度幽會。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妻,前往臨安。杜麗娘的老師陳最良看到杜麗娘的墳墓被發掘,就告發柳夢梅盜墓之罪。柳夢梅在臨安應試後,受杜麗娘之托,送家信傳報還魂喜訊,結果被杜寶囚禁。發榜後,柳夢梅由階下囚壹變而為狀元,但杜寶拒不承認女兒的婚事,強迫她離異,糾紛鬧到皇帝面前,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紫釵記》 湯顯祖創作的第壹本完整的傳奇是《紫釵記》。但嚴格來講,他的處女作應該是《紫蕭記》。但是《紫蕭記》只寫到第三十四出就中輟了。後來湯顯祖在南京太常寺博士任上將《紫蕭記》刪削潤色,易名為《紫釵記》,於萬歷十五年(1587)將全劇初稿寫成。該劇主要以唐傳奇《霍小玉傳》為本事,也借鑒了《大宋宣和遺事》中的部分情節。演述唐代詩人李益在長安流寓時,於元宵夜拾得霍小玉所遺紫玉釵,遂以釵為聘禮,托媒求婚。婚後,李益赴洛陽考中狀元,從軍立功。盧太尉再三要將李益招為嬌婿,反復籠絡並軟禁李益,還派人到霍小玉處訛傳李益已被盧府招贅。小玉相思成疾,耗盡家財,無奈中典賣紫玉釵,卻又為盧太尉所購得。太尉以釵為憑,聲言小玉已經改嫁。豪傑之士黃衫客路見不平,將李益扶持到染病已久的小玉處,夫妻遂得重圓。 《南柯記》 《南柯記》***44出,取材於唐傳奇《南柯太守傳》。該劇敘淳於棼酒醉於古槐樹旁,夢入螞蟻族所建的大槐安國,成為當朝駙馬。其妻瑤芳公主於父王面前為淳於棼求得官職,因此他由南柯太守又升為右丞相。只為檀蘿國派兵欲搶瑤芳公主,淳於棼統兵解圍,救出夫人,但夫人終因驚變病亡,還朝後的淳於棼,從此在京中淫逸腐化,為右相所嫉妒,為皇上所防範,最終以“非俺族類,其心必異”為由遣送回人世。 此劇既敘官場傾軋、君心難測,亦狀情癡轉空,佛法有緣。淳於棼作為壹位外來客之所以高官任做,主要是憑借夫人的裙帶關系。右相段功是壹個嫉妒心濃、陰謀意深的官僚,是他壹步步借國王之手鉗制淳於棼,最終將這位不可壹世的駙馬爺轟出本國。“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君心是坦途;黃河之水能覆舟,若比君心是安流”的深深感嘆,使人聯想到湯顯祖本人的從政經歷,以及他主動掛冠歸去時對於官場的徹悟。 《邯鄲記》 呂洞賓度盧生而使其經榮辱達夢幻 事。***三十出。有《六十種曲》本。劇情是:八仙之壹的呂洞賓,早已 要度壹人來蓬萊山門作掃花使者。這天他過洞庭,到嶽陽樓,見無人可 度,便又向西北方向而去。正走間,忽見邯鄲地方有仙氣升騰。便轉向 東北,在趙州橋頭落下雲頭。原來橋頭有個書生,年近三十,是山東人 ,自幼讀書,精讀經史,但屢試不中,這天騎驢閑行來到橋頭小店歇腳 。呂見盧生相貌清奇,有仙分,覺得此人可度,於是有意到店裏與盧生 閑聊。這時店小二為他們二人正煮黃黃粱米飯。盧生和呂談起功名事,感 嘆非常,以為“大丈夫當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列鼎而食,選聲而聽, 宗族茂盛,方可言得意。”這時盧生瞌睡上來,呂洞賓便送壹磁枕給他 。盧生見磁枕兩頭空,看去裏面有亮光,那洞越來越大,盧生就跳進枕 中去了。忽見前面有壹條官道,走不多遠,是座紅粉高墻,院門大開。 他進去正閑走間,被兩個家人拿住。這時走出壹位小姐,小姐姓崔,尚 未婚配,便問盧生這私闖民宅要官休還是私休。官休就是送他清河縣衙 去,私休就是招贅在此。於是盧生與小姐結百年之好。兩人結婚不久, 科考開始,小姐要盧生求取功名。盧生以為自己屢試不中,不欲前去, 小姐則說她家親戚多朝中顯貴,何況又可多賄錢財,此去必中。盧生果 然因此高中狀元。考官因盧生不賄賂他而生怒。這時欽除盧生為翰林學 士兼知制誥,賜宴曲紅池。盧生在宴上作詩,又有“天子門生帶笑來” 之句。考官宇文融更以為盧生氣傲,不把自己當做恩師,壹心要尋機會 報復盧生。盧生趁掌制誥之便暗寫了壹道封自己夫人的制誥,此事被宇 文融告發。盧生被貶到陜州任知州,鑿石修路開河,夫婦兩人只得前去 。陜州地處華陰山外,三百裏官路盡是頑石。糧運艱難,開河工程也十 分艱巨。盧生用火燒、醋澆之法,很快開通了河道。於是奏請皇上東遊 賞景。皇帝在宇文融等大臣陪同下,壹路乘舟而玩,而無跋涉之苦,加 之盧生治理陜州有方,皇上大悅,稱許盧生開河功大。這時,邊關急報 ,吐蕃殺過了長城。宇文融又薦盧生掛帥征戰,想借以害盧生於疆場。 盧生即被封禦史中丞兼河西節度使,掛征西大元帥印。盧生到了河西, 得知吐蕃王手下壹文壹武甚是厲害,文官丞相悉那羅,足智多謀。盧生 用離間計,讓吐蕃王疑丞相謀反而殺了悉那羅。盧生趁機進兵,打敗了 武將熱龍莽,驅兵千裏到天山腳下,射下了熱龍莽系信於雁足的那只孤 雁。見是熱龍莽求盧放他壹條生路的信,便在天山勒石紀功,奉凱班師 而回。皇上聞捷報,升盧生為定西侯,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同平章軍國 大事。就在這時,宇文融密奏盧私通蕃將,欲圖不軌。天子不辯,即命 人把盧生押雲陽市斬首。崔氏攜八個兒子去午門喊冤,皇了免盧生不死 ,盧卻被發配廣南鬼門關。盧生經歷千辛萬苦到了鬼門關,又差點沒被 受了宇文融使命的司戶害死。崔氏被打入機坊做女工,八個兒子也被逐 出京城。三年以後,崔氏受盡了屈辱,這天織了回文綿,希望能奉給皇 上,以圖冤白。這天高力士來機坊,崔氏托他回文綿獻於禦前。這時邊 境安定,吐蕃歸降大唐,帶西蕃十六國侍兒朝賀。吐蕃國侍子乃熱龍莽 之子,熱得知盧生為那雁足之書銜冤,讓兒子對唐天子將此事辯明白。 恰在此時,皇了又看了崔氏的回文綿,方明白盧生之冤,立即令將宇文 融問斬,取盧生回京,加封趙國公,食邑五千戶,官上柱國太師,崔氏 封為趙國夫人,四個兒子也都封了高官。同時皇上又賜禦馬三十匹,田 三萬頃,園二十壹所,女氏二十四名,湖山樓臺二十八所。盧生又做丞 相二十多年,時已八十有余。因縱欲而得病,雖榮顯已極,最後還是歸 天而去。崔氏的哭聲和拍打驚醒了盧生,這時那黃粱米飯尚未煮熟。盧 生此時方知剛才壹切全是黃粱壹夢。呂洞賓告訴他,那些兒子都是店裏 雞犬所變,崔氏是那驢子所變。盧生致此蟠然醒悟,就隨呂洞賓去蓬萊 仙山做桃花苑的掃花使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