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援引類似的事物 寄托 己意。 宋 蘇軾 《答黃魯直書》:“《古風》二首,托物引類,真得古詩人之風,而 軾 非其人也。”亦作“托物連類。” 明 王祎 《書胡立三 先生 詩稿後》:“詩之為用,其托物連類, 足以 寓人不能宣之意;其引義止禮,足以感人不可遏之情。”
詞語分解
讬物的解釋 .謂 假借 事物。《韓非子·飾邪》:“凡敗法之人,必設詐托物以來親,又好言 天下 之所希有,此暴君亂主之所以惑也。”.引申為寄情意於事物。 元 王惲 《李 夫人 畫蘭歌》:“ 淡軒 托物明孤潔,五十年來抱霜節。 引類的解釋 援引同類。《淮南子·要略》:“乃始攬物引類。” 唐 韓愈 《送牛堪序》:“以明經舉者,誦數十萬言,又約通 大義 ,徵辭引類,旁出入他經者,又數十萬言,其為業也勤矣。” 明 張 居正 《乞鑒別忠邪以定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