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洪的意思是排泄洪水
1.介紹
泄洪區是指在河流湖泊水位上升,達到洪水警報線時,由人工打開壹缺口,向規定的地區引流洪水,減少對水域周邊的危害。這壹被引流的地區就被稱為”泄洪區“。在我國,國家為每條河流和湖泊都設立了泄洪區,在受到洪水威脅時,國家會向泄洪區泄洪,以保障人民的財產安全。
2.區域範圍
壹條河流的流向,總體上看肯定是順著地勢從高到低的方向流動的,而河流的上遊,特別是壹些大中型的河流,往往都是源於高山區域,那裏的冰雪融水成為河流的首要補給源。
從高山上下來的融水,在山川中穿行,受到地勢劇烈變化的影響,落差壹般都會很大,所以奔流速度很快,同時快速、強烈地侵蝕周圍山體以及河岸兩側,水中勢必會溶解或者夾帶著壹定量的礦物質以及泥沙。
對於壹些外流型的河流來說,當河流壹直流到中下遊時,地勢往往變得非常平坦,由於落差的減少,使得水的流速快速降低,原來攜帶的大量泥沙開始逐漸沈積到河床中,同時,水流對兩岸及河床也會持續進行摩擦和沖擊,這兩種綜合作用的影響,會使河流行進的河道產生比較緩慢的變化,向著越來越彎曲的方向發展。
那麽,通過長期的這種河道位置變化,或者受到強降雨的影響,會使得同側相鄰的彎曲河道慢慢靠近,最終水流會跨越這個彎曲點,以直線的方式向下遊流去,原來的河道的水量就會慢慢減少以至於枯竭,形成灘塗或者沖擊地。
3.時機選擇
對於通過泄洪的方式,將洪水引入居住著上萬甚至幾十萬人口的泄洪區,來以此緩解河流幹流洪水的壓力,實屬無奈之舉,如果有更好的辦法,肯定不能這麽做。
像長江和淮河這樣,徑流量在夏季占比非常高的河流來說,其天然的河道條件、地形地勢條件、配套的水利工程等,都還達不到可以隨心所欲地調節水量的目的,特別是遇到長時間的強降水,河道承載能力就會受到嚴重的威脅。
如果不采取果斷的措施,任其水位上漲,那麽壹旦出現潰壩,不單單是這些地勢較低的蓄洪區遭受損失,下遊更多的城市和更多的群眾都可能會受到威脅。因此,對於泄洪時機的選擇、泄洪量的多少、淹沒區域的預測、上下遊之間的利益博弈等等,都是有關方面制定和實施泄洪方案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